花鼓灯与新年“踩街”

老 夔

版次:03  2023年01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淮上的一种民间风俗,“踩街”,今年又开始了。年廿九当天,天气寒风刺骨,天气预报也预示当天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但即使这样也挡不住爱看热闹的淮上人。上午9时许,踩街队伍将要经过的几条街道已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在县政府门前的大街上,几十支花鼓灯表演队也已经整装待发了。街两边更是站满了热情的群众。显然,人们把这种新年踩街活动不仅当成热闹,更当成一种难得一见的“新鲜事物”了。这让上了年纪的淮上老人们心里五味杂陈。踩街,现在所说的“民俗”,不过就是旧时候玩灯人的一种“刷街”活动。这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旧风俗,更是老一辈玩灯人羞于说出口的一种很“丢人”的事情。

现在的花鼓灯,旧时候叫玩灯,按照民间说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讨饭”的营生。过去在淮上一带,如阜阳、凤台、颍上、淮南、寿县、蚌埠、怀远、凤阳等地,几乎村村都有玩灯人,也就是花鼓灯班。这些花鼓灯班,农忙时耕田犁地,收拾庄稼,农闲时玩灯,并外出漂流闯荡。按照旧时候所说,他们名为玩灯,是艺人,花鼓灯班,而实际上就是一群“叫花子”。只要选定一处集市,玩灯人首先就是“开场子”,锣鼓一通猛砸,“鼓架子(男演员)”头顶“蜡花(男扮女装)”进场,不断地绕场舞蹈,把场面“热”起来。场面热起来以后,再开始表演各种各样的花鼓灯小节目,而表演一段时间,也就开始收钱了。这也是过去玩灯人被人看不起,更没有女子玩花鼓灯的主要原因。

但是,玩灯人与“叫花子”不同的是,玩灯人常常有人请,而“叫花子”没人请。在解放前,凡是淮上人有头有脸的,或是家境富裕的地主、商贾,一般家里有红白喜事,孩子满月、12岁剃发、老人祝寿等等,都要邀请比较有名的花鼓灯班上门热闹几天。一是为了热闹喜庆,二也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一般家庭请一班,最多请两班。而一些集市逢会,大伙凑钱,为了烘托气氛,常常会请好几班。这些花鼓灯班为了邀赏取宠,更是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玩灯绝活,甚至有的花鼓灯班争强好胜、相互不服气,最终演变成玩灯人相互之间的“抵灯”,也就是“比赛”了。

平时,玩灯人在本乡本土玩,是为了乡亲们开心,也是为了自己高兴。农闲时,就成群结队地出门玩灯,也就是为了“讨口饭吃”了。而新年踩街要算是玩灯人的“重头戏”了。过年农闲,绝大多数人都喜欢逛街、走亲访友。而对沿街门面开门做生意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气旺,吉祥如意。春节更讲究一个“闹”字。玩灯人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爱热闹、嬉闹腾、图吉利的这一特点,进行踩街,他们不仅擦脂抹粉,乔装打扮,更是把锣鼓敲得山响,把唢呐吹得欢天喜地,引得路人沿街观看。这时,一些商家为了让玩灯人在门口多停留一会,就会在门口横上一条大板凳,上面摆上香烟、糖果、红包等,招待玩灯人,而玩灯人也玩得越来越有劲,锣鼓更是越敲越猛。如果这时候,“鼓架子”和“蜡花”还能相互配合,到商家的屋里跳上一会,那商家可要花大价钱了,不过,因为是大年,开心重要,谁也不会计较什么。

玩灯人就是这样,一家挨着一家,有人有礼物,大家就多玩一会,多闹腾一会。没人没礼物,就越门而过,但玩灯人的舞步一时也不会停,锣鼓依旧会敲得喧天。尤其是街道两边和玩灯人后面跟着的看热闹的人流,不仅不会少,更会越聚越多,甚至形成一条长龙,鞭炮不断。这也就是今天踩街民俗形成的雏形。但是,过去的踩街不仅是纯民间的,更是纯自发的。很多人跟在玩灯人的身后,热得满脸通红,更有人索性脱掉棉衣,边踩街便呐喊。现场热闹非凡,“人来疯”的玩灯人更是绝活不断,蜡花手里的彩扇和手巾舞动的五彩斑斓。

其实,踩街也不是花鼓灯的专利,这一天民间的小车灯、蛤蟆灯、甚至鱼灯、龙灯、狮子灯也纷纷走出家门,招摇过市,竞相踩街。大街上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不仅分外热闹,更是年味十足。如今的踩街队伍更有序、更正规、也更豪华了。但却让人总感到有一丝缺憾,看了半天才发现,人们虽然在踩街,但步履匆匆而又沉重,几乎所有人都在举着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也许他们的心思并不在踩街上,而是在工作和生意上,这也好像是踩街失去了灵魂。没有发自内心地参与,这样的踩街还是“踩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