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初心不改 倾心拥军爱军

本报记者 张昌涛

版次:02  2023年01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情系部队,服务官兵,多年来,享有“中国烹饪大师”美誉的朱邦鸿始终立足专业特长,倾心拥军爱军,谱写着军民鱼水情深的美好篇章。

追逐从军梦想 争做行业神枪手

1966年出生的朱邦鸿从小就胸怀从军梦想,立志报效祖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刚刚初中毕业的朱邦鸿,就被当地武装部选中,成为了一名基干民兵。年轻的他加钢淬火、苦练本领,一把长枪在他双手的磨砺中,竟像是长了“眼睛”,以优异的射击成绩被评为地方“十大神枪手”。

后来,因为年龄原因,朱邦鸿没能实现从军梦想,转而成为一名厨师。虽是不同行业,朱邦鸿依然以“打十环”的要求,立志做烹饪界的“神枪手”。他苦心志、砺筋骨,经过数年努力,在淮南市首届厨师大赛中勇夺冠军,荣获“新长征突击手”的荣誉称号。

朱邦鸿不仅一直行走在自己的烹饪“长征路”,还将中华好男儿的那份阳刚血性,通过言传身教传播给亲人。在他的鼓励感召下,弟弟、儿子、侄子、外甥等许多家族好男儿纷纷走进军营,为国防事业作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贡献。

密切军地联系 异域飘香牛肉汤

作为烹饪界的领军人物,朱邦鸿不仅传承、创新着徽菜技艺,努力繁荣地方餐饮市场,还立足本职,尽最大努力服务部队官兵。

2022年2月下旬,海军“淮南舰”选派两名炊事专业骨干来淮南进修培训,学习第二故乡特色菜肴,特别是淮南牛肉汤和淮南豆腐菜的烹饪技法。

在淮培训期间,朱邦鸿不仅细心安排两名舰员的学习和生活,认真传授他们烹饪技艺,还与他们一同游淮河、登八公山,细心讲述《淮南子》中的历史典故,使他们了解了淮南佳肴中所包含的深厚底蕴,更密切了海军“淮南舰”舰员与淮南这一方热土的感情联系。

海军“淮南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第42批护航编队任务期间,淮南牛肉汤也随着猎猎军旗,飘香在异国海域,陪伴海军官兵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站岗护卫的日夜。

弘扬军旅精神 走好人生长征路

朱邦鸿先后受到原济南军区、南京军区邀请,走进军营开展烹饪授课;积极为淮南军分区(各人武部)、武警淮南支队开展“送烹饪技法进军营”活动,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以实际行动倾力拥军,得到了官兵们的热烈欢迎。还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优势,接收军人军属就业及培训,累计人数达200余人,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部队的一致肯定。

受淮南市双拥办委托,他遴选政治站位高,拥军意识强的企业建设“军人驿站”,为军人军属入住提供免费服务,并即时在协会召开会议,发布“军人驿站”建设公告,经过严格考核,遴选四家星级酒店作为首批拥军试点,并完善试点工作的机制建立和具体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开设9家“军人驿站”。合肥市长丰县、黄山市通过不同形式前来学习借鉴,东部战区无锡联勤保障中心运输投送处领导调研“军人驿站”运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朱邦鸿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为军地做好餐饮培训、接收军属就业、开展“飞地”拥军等,持续做大做强拥军爱军阵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其他行业加入拥军队伍,在新的“战场上”始终如一续写着敬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