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积极引导少先队员了解家乡历史、感受家乡变化,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近日,市少工委在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走进老街记忆 展望家乡发展”——“红领巾寻访”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少先队员们走进淮南1952街区,了解了1952年是淮南市成为省辖市的年份,通过参观街区,进一步了解了淮南的历史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在1952街区,少先队员们观看了各类中华传统文化展演活动,了解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凤台花鼓灯”的历史渊源、舞蹈特色及社会影响,知晓了家乡戏曲文化“推剧”剧种以及寿州锣鼓的表演形式,深入领略了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活动中,市少工委组织少先队员通过青少年的视角,去积极发现、讲述、传播家乡故事,以红领巾讲解员的形式介绍淮南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先贤人物;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家乡今昔对比”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广泛发动少先队员参与,通过记录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面貌,直观还原家乡的发展历程;少先队员们以绘画、征文、书法等形式描述70多年来家乡淮南的变化,展望家乡未来的发展,在感受时光的变迁中体验到祖国的腾飞与时代的进步。
市少工委下一步将点亮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新坐标,持续拓展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阵地,建立校内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少先队校外育人新模式,引领广大少先队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报记者 吴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