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桥 陈洪柳

版次:03  2023年01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永丰村有一座桥,历史悠久。村里老人讲,以前是一根独木桥,祖先上山砍柴时经过。桥身长约三米,宽约十公分。

村庄的靠背山叫屏风山,俨然一道屏风挡在村庄后面。山巅有一眼清泉,叮叮咚咚往外喷水,冬暖夏凉,纯天然矿泉水。山泉水一路欢歌,形成一条小溪,流经独木桥下,流淌到山脚,环绕整个村庄。在村庄逗留的溪水潺潺,被水闸挡住水路,逼向一片片庄稼地。灌溉庄稼的溪水,在水田迂回蒸发。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红军游击战,进山、出山都经过独木桥。

新中国成立后,战天斗地,山脚修水库,小溪拓宽成水渠名曰红旗渠。独木桥加长加宽改用石头砌成比较牢固,民兵营长为了纪念红军战士取名红军桥。

因年久失修,前些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冲毁了石桥,恰巧封山育林,没人进山,年轻力壮的后生都进城打工,这档子事逐渐被村民遗忘。

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多数村民进城买房安家,少数村民依旧留守家园。村里的老人不愁吃喝,勤劳惯了闲不住,砍了几根山竹,在石桥原址搭建了简易的竹桥,结伴进山采蘑菇,再刷老人卡坐公交进城去卖,乐此不疲。

绿色食品十分抢手,老人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好景不长,乐极生悲,一名老人不慎摔下竹桥,骨折躺在医院病床。村民背地里责怪村干部不作为,如果石桥修好了就没这档子事,老人家辛辛苦苦挣俩钱不够付医药费。

重修红军桥成了留守村民的呼声,村支书带领村干部探望老人后,立即召开党员会议。村支书说,全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政干部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迈步小康生活。

他继续说道,老人摔伤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工作失职,关爱老人刻不容缓。亡羊补牢还来得及,那座桥没有建设经费,我们基层党员带头发挥优良传统,我倡议党员捐款,群众的眼睛雪亮,他们正在观察我们的处理态度。

与会者议论纷纷,意见不统一,民生说老人摔伤是个人主观行为,怨不到我们身上,如果有人倚老卖老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难道要抓我们去坐牢?

村支书却说,这是政治觉悟深浅问题,当初我们把断桥修建好了就不会有后面的情况发生,正因为我们认为是小事没有考虑到群众出行安全。

讨论了一阵,最后举手表决,九成党员举手通过议案。认捐不论多少,自愿乐捐总共二万多元,民生占了将近一半。有人打趣道,后生仔,你刚才不是一肚子意见么?现在怎么这么大方?你出手阔绰不是为了图虚名出风头吧?

民生解释道,论年龄和党龄我最年轻,论财力我最富有,意见归意见,行动归行动,统一思想后就付诸行动,行动起来年轻人就要冲锋在前,接过老前辈的接力棒,年轻人就要克服困难,力争上游,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与会者纷纷鼓掌,新生代党员不容小觑。

民生建议,我们党员出钱出力帮村民建好了水泥桥,就叫党员桥。

村支书问,我们每月领取国家的工资,国家为谁服务?我们为谁服务?我们党组织领导的军队为谁打下这万里江山?军队是谁的?江山是谁的?谁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党政干部是谁的公仆?这些问题只有唯一答案。

第二天,在阳光照射下,桥身红彤彤的三个字格外醒目:人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