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接地气” 唱响“主旋律”

版次:A01  2023年01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是为党员干部“充电蓄能”的关键举措。潘集区贺疃镇紧扣主题主线,把理论宣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建强队伍,优化阵地,创新形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把手”引领,建强“主攻手”。贺疃镇发挥党建引领宣讲功能,各党组织书记以上率下做示范,带头开讲,镇党政班子成员在各自党建联系点接力宣讲,与党员群众讲理论、悟思想、话发展,形成理论宣讲“一把手”负总责、带头讲、全力抓的工作格局;拓展选人用人视野,整合全镇老党员、老干部、先进党务工作者等宣讲资源,建立理论宣讲人才库;明确宣讲重点,提供宣讲指导,让“主攻手”在与群众“面对面”宣讲中获取破解难题的“锦囊妙计”。

“全覆盖”推进,筑牢“主阵地”。该镇按照“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工作方法,聚焦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根据机关、企业、农村、学校等不同领域的特点,量身定制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10多个宣讲专题,以宣讲服务群众需求,助推立德树人,促进知行结合。2022年以来,宣讲团成员先后为20余个单位党组织进行宣讲辅导,参训人数3200多人,有效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接地气”宣讲,唱响“主旋律”。该镇采取“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等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宣讲内容“送”到群众心里、脑里;善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既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又宣讲当地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火热实践,使宣讲内容“融”入群众“柴米油盐”;运用好群众语言,以“入乡随俗”的语言将“理论讲解”变成“方言土话”,促进理论宣讲由传授知识向提高素质和能力并重的转变。

(本报通讯员 李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