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让驾管业务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02  2023年01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家住田家庵区的王先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法按时参加科目二(场地驾驶)考试,心里十分着急,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市驾管所的电话。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给王先生及时办理了考试取消业务。“市驾管所的暖心服务,解决了我的烦心事。”王先生说。

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2022年以来,针对市民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的实际情况,市驾管所安排专人集中为300余名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的考生办理取消预约业务,做到让群众不见面、不跑腿、事办成,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新年伊始,市驾管所按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部署,秉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为目标,推动服务阵地前移,做精做实‘四项服务’,通过抓实细节和过程,让群众真正获得暖心服务,让驾管业务更有温度,让办事群众更加满意。”市驾管所负责人说。

做精做实“全程服务”,为群众服务“不打烊”。市驾管所常态化开展窗口中午不下班和预约服务模式,为工作时间无暇办事的上班族提供预约延时下班或加班为其办理业务,累计开展预约延时服务10余次。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等群众提供全程帮助办理服务,群众交材料后,全过程均由工作人员办理,办事群众立等可取。开展帮助服务45次,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做精做实“便民服务”,为民服务零距离。市驾管所依托“网上警民议事厅”的便民服务模式,群众通过微信群内与民警线上沟通咨询,实现“足不出户”解决问题、无障碍进行业务咨询。今年以来,“网上警民议事厅”接受群众咨询2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急难问题6件;为更好地保障寒假期间大学生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绿色通道”窗口集中为大学生开通快速预约考试业务,先后为600余名大学生办理了快速受理预约考试业务。

做精做实“高效服务”,为民服务真便捷。市驾管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出为老年人服务五项措施,从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陪同服务、帮助办理、灵活缴费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更温馨的服务,已为10余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全程陪办的暖心服务;在综合大厅窗口开设“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为人才办理业务提供最优保障;与邮政合作推出证件特快专递,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快速领证。

做精做实“主动服务”,为民服务真用心。在业务大厅全面公开业务办理指南、窗口服务咨询电话等事项,定制业务事项材料清单,发放至各驾校和办事群众手中;针对各时段群众关心较多的业务问题,通过微信群内咨询解答,现场答疑解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主动服务”工作机制,主动广泛收集民意,掌握群众企业“急难”问题,行民之所盼、解企之所忧。截至目前,市驾管所主动为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12次,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