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加速度” 乡村振兴“底气足”

版次:A01  2023年01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围绕“三个坚持”,谢家集区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子,着力破解增收难题,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该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共计2363.99万元,较2021年增长95.4%,村均42.21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4个,占比25%。

坚持主职抓、专班促。区级成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组织、财政、农村三大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设立办公室,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具体措施,因村施策、靶向发力,不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争取各类财政资金500万元,扶持7个村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7个。

坚持机制全、项目优。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2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全覆盖包联,形成“区抓统筹、乡抓主体、村抓具体”工作格局。前瓦村农业生产大托管、隗店村智慧辣椒种植项目在全市首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擂台赛中获评三等奖。汤王村电商项目在全市第二届集体经济项目擂台赛中获评二等奖。

坚持改革推、产业实。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深化“三变”改革,构建“涉农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发展共同体”,建立“资源入股+保底分红+劳务承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现金分红124万元,村集体拿出189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帮扶老弱病残等。围绕“9大特色种养殖基地”,投入800万元新建3个产业园区,为村集体增收达60余万元。

(本报通讯员 李 娜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