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快马加鞭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淮南赛纬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版次:01  2023年01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新年伊始,寒意凛然。

日前,记者来到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看到淮南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场景: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塔吊有条不紊地调运建筑材料,工地焊花四溅,200余名工人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处处展现着项目加快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淮南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6日,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化工产品生产销售,密封胶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淮南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筹建的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于2021年8月正式签约落户淮南。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占地面积约500亩,主要产品为20万吨/年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30万吨/年配套碳酸酯溶剂,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投资约15亿元,占地约351亩,主要产品为10万吨/年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0万吨/年碳酸酯溶剂;项目二期主要产品为10万吨/年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20万吨/年碳酸酯溶剂。两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年,税收超过5亿元/年,新增就业人员300余人。

项目签约后,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煤化工园区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和“优环境、稳经济”部署,创优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项目顺利完成了安评、环评、能评等评审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2年6月28日,我们举行了项目一期开工仪式;2022年7月4日一天内,我们拿到一期项目土地不动产权证书,并完成了14个单体的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申报工作,这都得益于淮南市良好的营商环境。”淮南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晖说。

项目开工后,建设和施工单位相继克服了高温、严寒天气的影响,组织人员抓住施工黄金期,科学安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截至2022年12月底,项目一期第一批14个单体已全部结构封顶,其中7个单体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第一批单体土建施工预计2023年1月底全部完成,力争项目一期将于2023年8月进行投料试生产。”韩晖告诉记者,目前厂区管廊已开始施工,室外给水系统管道已完成60%,消防系统管道已完成65%,雨水系统管道已完成85%,电气、过路管道已完成95%,厂区道路已完成50%。项目一期主要设备采购已全部完成,2022年1-12月累计投资约2.15亿元。同时,项目一期第二批7个建筑单体及两个碳酸酯框架、罐区等构筑物图审已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合同已签订,2022年12月份已开始罐区、碳酸酯框架的土建施工。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站、循环水站、初期雨水池、事故水池等构筑物的图纸基本完成,进入最后审核阶段,审核完毕后,相关土建施工随后开工。

营商环境是个金字招牌。“项目落地煤化工园区后,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加大投资的信心。我们在加速推进项目一期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项目二期建设,以实打实的项目点燃煤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韩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