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魅力楚都

沈庆功

版次:A02  2023年01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苍苍八公山,清清安丰塘,一轴山水画,千年梦之乡……

寿县一眼,便是千年。古朴的青石板路,诉说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桑岁月。秀丽的八公山,在“淝水之战”中细数楚文化的积淀。壮阔的安丰塘,见证着“千年古县”的厚重历史。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楚人、楚国创造且长期积淀的文化实体和形态。

融古汇今,巍巍楚风。我的家乡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而这种文化历史久、根基厚、影响深、辐射广。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钟鼓铿锵、淮水汤汤,以寿为名、源远流长。当地淳朴的民风,特殊的时代背景,在长年累月的发展之中,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金汤永固,指的是寿县这座古城,久久为功,说的正是一代代楚国人为这座城所做的贡献与努力。

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楚国一共有7个国都,先后分别是丹阳、郢都、鄀都、鄢都、江陵、陈、寿春。其中寿春,即为今天的寿县。历史上的寿县因祸得福,意外地成为了楚国璀璨文化的最后藏身之处。在寿县古城,您只要随意出入一座城门,就能带出一段传奇;走过一条街巷,就能引出一个故事;随便找个地方,挖上一锹,就能挖出一则典故;刨下一镐,就能刨出一句成语……

楚文化,在物质文明上表现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精神文明上表现为礼乐文化。民间俗话说:“嫁星星,嫁月亮,不如嫁到安丰塘。安丰塘,有米香,大米干饭银鱼汤。”寿县安丰塘,是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建造,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确是阅尽世上那些塘,不敌楚国安丰塘。寿州香草,又叫“离香草”。有奇香,清雅馥郁。据传,为楚国将士忠魂所化。这种香草,成了楚文化的精神载体、楚国老百姓们思乡的精神寄托。寿州香草,是寿县独有的楚文化符号,更是一种吉祥物。对于远在他乡、奔波在外的人,或在夜深人静、阴雨绵绵之时,寿州香草的香味幽幽袭来,直达心扉深处。越是远离故土,加上每逢阴雨,其味越香。因此,流传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离香草根生南唐,行走天涯伴身旁。幽幽香味君莫忘,相思深处是故乡。

楚人,有着不忘故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意志的体现,他们诚信重诺的品格,例如对祖国的忠诚、遵守职业道德、人与人的交往互助、对己的执着自信……楚人这种诚信品格的成因主要是环境决定、文化影响、体制使然。

楚地的民间,巫风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楚人开创的汉王朝,君臣多钟情和留恋于楚风俗与习惯,使楚文化复起。蚁鼻钱,是楚国青铜仿制贝形的货币,形似背面磨平的贝壳,后人称之为“鬼脸钱”。大府铜牛,该青铜器为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约1956年,在寿县邱家花园出土。楚金币,又称郢爰,战国时期楚国黄金称量货币。1979年8月,在寿县寿春镇花园村门西村民组出土。鄂君启节,又称鄂君启金节,是战国时期楚国用于交通运输的青铜器,其形制像竹节,于1957年和1960年在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楚国境内产黄金、白银和青铜,因而金币、银币和铜币都曾在楚国铸行。楚铜器墓的年代学、楚墓等级分类、楚国丧葬礼俗、楚式青铜器体系的形成、楚系青铜文化,对汉淮间诸国文化的融合与统一、楚系青铜文化与吴越、南越青铜文化的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楚文化,对南半个中国东周至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楚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达,文物同样可以展现其发达程度。楚人的饮食起居,在几千年前令人羡慕。一条2000多年前腌制的干鳊鱼,以及水稻、麦、粟、板栗、姜、花椒等,让人感觉烟火味十足。漆木折叠床、座枕、铜薰杯、铜灯、竹席等日用品,是楚人精致日常生活的写照。铜镜、木梳、胭脂、油彩等物品的便携式彩绘漆木梳妆盒,反映出当时贵族对美的追求。

楚文化,创下历史上多个“第一”。有天下第一县由楚人建立,名叫权县,位于湖北的当阳和沙洋之间。最早起源于楚国冷兵器时代的机关枪叫“连弩”。在长沙出土的楚连弩,扣动扳机可连发10支箭,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连发武器。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帛画《人物龙凤图》、长沙子弹库楚墓的《人物御龙图》,是中国最早的人物绘图。楚国还有“当今最早的连环画”,是在随州发现一个漆酒杯上画的郊游图,另外还发现战国猪形酒具盒上的楚人狩猎连环漆画。这描绘了生活气息浓郁的楚国贵族宴乐、狩猎活动的场景。

楚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先秦楚国的疆域,包括如今的湖北全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等部分区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都城为郢都。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据出土的《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有“鄀国盗牛”祭祀一事,说明建国开始的贫弱状况。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楚国在春秋楚成王之时崛起。楚庄王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了春秋时楚国的最鼎盛时代。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

楚辞,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作品有《离骚》等。“骚”或“离骚”作为楚辞的代称,楚辞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一同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晋书·乐志》说:賨人,又称寅人、板楯蛮,是当代土家族的“主源”。历史上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鄂、湘、渝、黔交界地带,賨人的歌舞曲,反映出汉代乐府始终吸收包含楚地民族的歌舞而使用。

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融合了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同时也吸收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点。专业来说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楚翘宫的文创服饰将楚人尊凤尚赤、崇火拜月、喜巫近鬼的特质得以传承,并延续创新。

楚文化,是一座古城的内涵,也是一座古城的精神源泉。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在寿县城墙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谈笑风生,望城墙下,老人们生活安详。墨香八公山,画映淮河水。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楚文化历史,熏陶着这里一代代的寿县人。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