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省委召开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以来,淮南高新区全面对标对表,围绕“一改两为五做到”目标要求,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办好民生实事,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围绕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
2022年,新开办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班级30个,新增学位900个;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建成投用4个社区服务平台,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7个城市社区食堂、4个农村助餐点投入使用……
2022年,淮南高新区持续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完成“10项暖民心”行动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新开工保障房1500套,建成紫荆苑、香樟苑五期三标段项目保障房1600套。基本建成覆盖村和社区的老年大学线上线下教学体系,竣工移交10个社区居家养老配建用房,开放使用1个文化站、26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皖美消费·乐享高新”惠民消费活动等,优惠金额45.3万元,带动消费125.95万元。
实施精准服务,化解企业难题
2022年,区财政局在入企走访时了解到,园区众多初创企业资金需求大,但自身担保能力薄弱,融资受到很大制约。区财政局与众创担保公司积极探索担保业务新渠道,率先与省科技担保公司、省普惠担保公司签订“园区贷”“科技贷”合作协议,并与省科技厅签订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协议,增加企业信用担保。2022年,众创担保公司服务园区企业28家,累计贷款担保13441万元。其中通过“科技贷”为园区内15家企业提供5941万元担保服务,为园区内11家企业提供6000万元“园区贷”贷款担保,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深入一线,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是淮南高新区为企优环境的一个缩影。2022年,受疫情影响和市场需求减弱等压力,淮南高新区部分企业面临发展困境。淮南高新区及时出台稳经济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年兑现产业扶持政策2.57亿元,争取制造强省、科技创新、“三重一创”等省市各类奖补资金5293万元。聚焦企业诉求,与省、市同步开展现场集中办公活动,通过创优营商环境平台为企业办结各类诉求1055条。2022年10月,淮南高新区建成投用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业务事项办理。通过实施一系列助企纾困组合拳,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聚焦发展短板,全力攻坚克难
2022年11月7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落下,由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承建的淮南高新区产业园三期项目首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较总进度计划提前近30天。
正加快建设的产业园三期项目,是淮南高新区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加快产业培育,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淮南高新区按照“建园、强链”思路,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延伸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特点,规划建设高新产业园(一至四期),总占地1050亩用地,总投资54.5亿元,按照签约企业需求进行个性化量身定制,让企业“拎包入住”。目前已带动招引新型显示企业31家,打造了完整的新型显示上下游产业链。聚焦重大项目抓招商,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企业对接,2022年,引进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项目(总投资65亿元)、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淮南创维商用车(总投资55亿元)等重大项目,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白山云盾服务全球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型显示、大数据等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动力强劲。
完善督查机制,抓好闭环管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提升落实省委“一改两为”工作质效,淮南高新区充分发挥纪监工委、审计考核中心等部门督查作用,不断完善督查工作制度。制定《淮南高新区督查工作暂行办法》《2022年度高新区督查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明确督查结果与绩效考核奖惩挂钩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围绕全区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疫情防控、工作纪律、防溺水等督查,全年发布督查通报19期,发现各类问题220余件次。同时大力抓督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督促各相关责任部门形成整改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