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以实干实绩实效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

版次:03  2023年01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完成采煤塌陷区治理,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要深化“两强一增”行动,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更强动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大力发展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特色产业,打响“淮畔良品”区域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加速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小田变大田”行动,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提质增效扩面,擦亮“全国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的改革品牌。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