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备年货” 家家户户比种田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唐家林

版次:02  2023年01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临近春节,凤台县关店乡处处呈现出喜迎新春的浓厚氛围。广大农民过年不忘农事,农业生产热情高涨,纷纷为土地“备年货”,家家户户比种田,为乡村振兴添彩。

“大家不要挤,我们已经提前把尿素、叶面肥、复合肥都准备好了,保证供应。”关店供销社负责人一边疏通前来购买化肥的车辆,一边向群众介绍肥料品种。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村民来购买化肥的很多,大部分都是种粮大户,一买就是十吨八吨的,真是为投入生产舍得下本钱,供销社为了解决春耕备耕化肥需求,提前和化肥供应商签订了12万吨化肥订单,现在已经到货9万多吨,春节前保证全部到货。为了给群众提供方便,供销社在全乡设立了6个供应点,并且送货上门、服务上门。

“一年之计在于春,俺们种田人老本行不能丢。”陈庙村村民田燕南今年与其他村民合伙托管土地1000多亩,这段时间他们正忙着为托管土地备“年货”。目前,购买各类肥料15吨,还投入32万元购买了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

“特派员你好,我家的油菜苗前期长势不错,现在由于受冻害影响,菜苗叶子都冻死了,怎么办?”村民关立法在直播间里咨询科技特派员。“这个现象我们已经了解了,当前要抓好油菜田间灌溉,同时还需要田间保暖,保证根旺叶心旺,天气回暖后,就能正常生长了。”科技人员耐心地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乡科技人员这段时间进村入田开展小麦、油菜田间管理调查,及时为村民出谋划策,提供技术指导。

“我们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3万多亩,油菜6000多亩。当前抓好田间管理,完善技术保障尤为重要。目前,已经落实病虫害防治药品,后期将调配返青肥等生产资料。”该乡分管农业生产的负责人介绍说。

“徐书记,麻烦你帮助俺订20亩大棚田瓜苗。俺家的大棚已经搭好,就差落实瓜苗了。”周庄村村民黄政每天雇来10多位村民帮助安装塑料大棚,着急的是瓜苗还没有着落。“放心吧,村里保证到时候瓜苗供应到位。”村党支部书记徐景田用沙哑的声音耐心地回答村民提出的需求。

“这几年,村里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大棚甜瓜80多亩,并以此做示范,向村民推广田瓜生产技术,鼓励村民进行甜瓜种植,让群众得到很多实惠。今年全村扩大种植面积700多亩,为村民订瓜苗、找订单,村干部个个忙得不可开交。”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工作人员说。

“当村干部就是要一门心思帮助村民找富路,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村干部李良告诉记者,村里已经从山东等地落实瓜苗700万棵,春节前能全部栽培到棚,同时,和江苏、上海、浙江已经签订甜瓜销售订单,保证甜瓜产品及时出售。这些事情办妥了,村民们春节过得更加踏实和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