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恳谈”话民生 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魏胜磊

版次:02  2023年01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有思路、有想法的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要注重发挥乡贤德高望重、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推进土地流转,变‘小田’为‘大田’是好事,但要注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机耕道路和排水沟渠”……近日,大通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召开“民情恳谈会”,认真听取所联系的基层人大代表、选区选民及群众代表关于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化解信访矛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大通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和落实“双联系”制度,创新开展“民情恳谈”活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民情恳谈”活动的通知》,组织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中以联系代表、所在选区选民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为主体,以各级人大代表活动中心(室)为平台,以下访走访、“拉家常”和座谈交流的民情恳谈会为主要形式,全面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反馈意见建议,主动帮扶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及各代表活动小组提前排定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所属区、乡镇人大代表开展恳谈活动。

为使“民情恳谈”活动取得实效,恳谈会前,恳谈代表须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实地走访,有针对性地确定恳谈主题;所属代表小组通过电话、微信群、公开公示等形式,提前将“民情恳谈会”的时间、地点、主题通知恳谈对象,以便于恳谈人员积极参与、做好准备。恳谈会上,恳谈代表对群众所反映意见建议认真记录,能够现场解答或解决的,即时回应、当场解决;对现场难以解决且适宜作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上报的,经深入梳理思考,撰写形成相关意见建议,“一月一建议”形式及时上报反馈。

“民情恳谈”活动的开展有效拓展了人大代表民情民意的收集渠道,有力推动了人大“双联系”制度的落地落实和“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的扎实深入开展。该区已累计收集交办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一月一建议”意见建议2438件,办结2038件、办结率83.6%,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小事,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