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声声自远 义举无言岁月知

——记27年践行公益事业捐资逾百万元的“安徽好人”曾家英

版次:01  2023年01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尚家起 李 严 实习生 李玥萌

从淮南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2400多公里的路程,还要面临海拔4000米低氧可能带来的高原反应,年轻人尚且吃不消,当年已是花甲的曾家英却一连去了两次。舟车劳顿、一路风霜,子女担心她的身体,她却“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只因在那高原之上,有着她挂念的一群孩子。

“去的时候是五六月份,天气很热,但那些孩子的手和脸都冻烂喽,看到他们,我心里就难受。”那一次,曾家英捐了4万元,但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也正是因为亲眼看到那群孩子的不易,她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定:“这个钱要一直捐下去。”

自1996年退休后走上爱心助学之路,曾家英先后资助了安徽、四川、西藏、青海等地多个贫困学生。作为淮南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她热心公益,对于周边家庭突发困难或遇上国内外发生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时,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红十字会捐款。

27年公益之路,曾家英捐资助学、爱心捐款累计已达100多万元。她先后获评“中国红十字会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典型”“安徽好人”等荣誉。

海拔4000米山高,2400多公里路远,故事还在继续

1月4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曾家英老人。在很多人看来,曾家英虽已年近80,但做起事来仍如同年轻人般风风火火,好像永远充满着激情。“我去医院体检,医生都说我是30岁的心脏,40岁的血管哩!”说着,不服老的曾家英还想在客厅劈个叉,不过被一同前来的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赶忙拦住。

“去年一月份,老人在下楼时不小心踩空摔倒,医生要求她在家静养。”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可即便如此,老人看到红十字会志愿者群里春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的消息,不等身体恢复,又跑到我们那里给她资助的孩子办理捐款。”

曾家英热情且健谈,她27年的公益之路是从潘集区架河镇齐王庙开始的。齐王庙小学地处偏远,在校的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差点,缺衣少穿,曾家英看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从中挑选了几个家庭特困的孩子进行长期资助。

也正是这次资助,让曾家英在公益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在安庆、六安、合肥等地,曾家英资助的多名贫困学生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在四川、青海、西藏等省份,一批批学生在她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

谈及多年来资助过的孩子,曾家英坦言,最让她忘不掉的还是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格蒙寺孤贫学校的学生们。多年来,她一直和一位名叫继至红的老师保持着联系。“她来自内蒙古,一直在格蒙寺(孤贫学校)教学,2005年我去了那里和她见了第一面,后来她也来淮南找过我。”

2005年曾家英60岁,18载春秋悠悠而过,如今她也已近耄耋之年。岁月催人老,不变的是那一颗善心。“以前她(继至红)是老师,现在都成为校长了。”曾家英打趣道。海拔4000米山高,2400多公里路远,而属于她们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

闲不住、坐不住,手里的钱也存不住

“钱在手里我心里着急,就想赶紧捐出去。”曾家英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金,一到账,她就会对照资助的孩子地址,把资助款、衣物日用品一一寄走,只给自己留下500元生活费。一年两年还可以坚持,二十多年年年如此,有人不禁要问,这样做家里人会同意吗? (下转四版)

图为曾家英在金寨县看望山区孩子(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