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高 旭

版次:03  2023年01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关键条件之一。从理论实践着眼,如何才能将以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或可从“源”“流”“神”“魂”四个方面有所深入思考与阐释。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之“源”。从1921年建党以后,每一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努力,都无不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正如毛泽东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人对源于西欧的马克思主义始终采取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立场来接受,力求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过程里不断有所创造性转化,探索出适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需要的本土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强烈的民族文化情结,让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始终能够保持来自“源头活水”的深沉理性,最终避免了“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的理论歧路,“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参天大树上生发出的又一鲜活异常的时代新枝。因为有此历史之“源”,所以马克思主义方能真正融入中华民族的命运长河之中,化作中国共产党人掀起一波又一波时代巨澜的思想动能。

其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之“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为“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为卓越的代表,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新的发展趋向与潮流,承载着中华民族更为辉煌的文化使命。就过去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就当下而言,则是“创新者”;就未来而言,更是“引领者”。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用自身宏澜巨流的浩荡发展,开拓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境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发展做出至为卓绝的历史贡献。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思想精华与价值信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可谓是“意”通“神”合。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始终具有高度的内在价值认同,尤其是后者与中华民族自古便推崇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理念的根本契合。马克思主义从产生之始,就以为全人类谋福祉为根本归旨,绝非资本主义坚持利归少数人的自私狭隘之可比。这种崇高的价值信念及社会理想,让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能够“心”领“神”会,更能够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给予出“神”入“化”的创新性发展,最终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融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书写出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视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在求“新”求“变”中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让其真正“在中国牢牢扎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终能够求真而务实、开放而通变,始终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脚步而前进,绝非“一成不变的教条”。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从来都突显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维新”精神,也正因此,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内涵,激发出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源”、有“流”、有“神”、有“魂”,二者紧密相联、内在融通。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充分滋养,以新的时代形式再续五千年的文化辉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这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贯通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为适宜的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