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传承非遗文化 大鼓书宣讲党的政策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02  2023年01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2022年第三季度“淮南好人”评选中,传承非遗文化,大鼓书宣讲党的政策的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焦岗村村民岳仁宣入选“淮南好人”榜。

“‘五四运动’争主权,群起反帝反封建;‘红船精神’不能忘,哧咚咚,哧咚咚!……”高亢激昂的大鼓声回荡在毛集实验区梁庵小学校园,学生们坐姿端正,认真观看表演。演唱大鼓书的老人叫岳仁宣,今年已70岁。他从25岁开始演出大鼓书,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016年岳仁宣牵头成立毛集实验区曲艺家协会,寻访、组织十几位大鼓书艺人,共同传承这一项淮河流域的民族非遗文化。6年多来,他坚持自编自演,创编新曲目30个,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到各地演出累计500多场。他每年都积极参加由区工委宣传部、文化局、文明办组织的活动,到三个乡镇敬老院、社区、乡村义务慰问演出。2020年,岳仁宣被授予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

在抗击疫情中,岳仁宣参加了党员抗疫先锋队,自编自演淮河大鼓书《齐心协力战疫情》;抗洪期间,他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毛集实验区、凤台县慰问灾民义演活动。2021年,他参加“文化名家进校园”活动,创编曲目《一块马骨头》,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2022年,他创编《党的温暖进万家》和推剧表演唱《老两口夸夸共产党》等曲目,参加毛集实验区“喜迎二十大、非遗进社区(景区)”文艺演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岳仁宣又积极投入新的曲目创排中,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