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让城市治理更精细

——我市运用高科技手段推进城市管理

版次:01  2023年01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张 鹏

我市智慧城管项目积极顺应基层执法工作需求,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升级完善“一中心、四平台”基础系统,创新研发“五个网上”系统功能,致力于将智慧城管打造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满足城市形象与功能需求、服务城市管理的重要载体。

构建“一个中心”,实现城市管理“一网统管”

淮南智慧城管立足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构建“一中心”,即“城管数据中心(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作为智慧城管“大脑”,与国、省、市、县城管综合平台互通互联,保持数据同步、业务协同,构筑了“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考核”的智能化指挥体系。

汇聚城市数据资源。划分万米单元网格1208个,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为五大类122种223520件,事件六大类86种;录入城区各类沿街商铺信息9253家,流动摊贩信息1052个;接入市住建局“地下管网”及“城市生命线”系统613处窨井应用设备;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地图地理信息资源;新建100处视频监控点位;共享淮南市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

提升信息采集质效。采取指导采集、定向采集与常规采集相结合方式,我市智慧城管月均采集案件1.3万件,办结率98%以上。同时,新设置72台室外球机监控,对城市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出店经营、占道堆放等13类常见城市管理问题实行全天候智能抓拍、智能报案,自动感知派发案件9400余件。

发挥考核杠杆作用。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发挥智慧城管平台的考核杠杆作用,把全市45家县区及相关涉城部门、企业列入智慧城管系统,纳入市级目标考核,推动形成管理全覆盖、责任无盲区的“大城管”格局。

拓展“四大平台”,实现监督指挥“一网运行”

淮南智慧城管建设了“四个平台”,即综合执法平台、渣土综合监管平台、环卫监管平台和社会公众服务平台,为城市治理“问诊把脉”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综合执法平台实现效能提升。在深入研究城市管理数据、分析城市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借助科技优势,运用先进技术,建设综合执法平台,以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管理。出台《淮南市城市管理领域经营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职能部门管理的专业化标准、社会公众参与的衡量评价标准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标准通过“智慧城管”平台进一步实现协调统一,以实现多元共治、精细有效、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

渣土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全程监管。从严把源头关入手,研发了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资质网上审批系统;对108处在建项目等源头单位实现实时监控;实现渣土车精准定位,轨迹可查;录入了36家渣土运输企业和577辆渣土车相关信息,并建立运输企业和运输车辆综合台账,纳入了日常考核评价。

环卫监管平台助力实时监控。将全市381处公厕、59处垃圾中转站、3处垃圾处置场相关信息接入环卫监管平台,进行动态监管;对接了3个垃圾处置厂地磅系统,计量数据实时上传管理系统;在垃圾处置场出入口安装了视频探头远程定位监控,实时分析调度,动态及时掌握。

社会公众服务平台提升便民服务。自主研发了市民通APP,与皖事通APP实现对接,市民通过“随手拍”功能即可对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直接上报至公众服务平台。目前,已办理“随手拍”案件1115件,每月对积极参与“随手拍”活动的市民给予相应话费奖励。同时,增加了城区公厕、公共自行车点位等信息,公布各区城管局服务电话,方便市民查询。

赋能“五个网上”,实现城管执法“一网通办”

市城管局专题研发“五个网上”和城管信用系统,基本实现“市容环境实时监控、违章现象自动抓拍、执法人员可视调度、执法案件网上办理”,打造了执法新模式,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