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冬日下那鲜艳的花鼓灯彩扇

高 梅

版次:04  2023年01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初冬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有幸走进凤台县新集镇陈巷花鼓灯生态村采风,领略独树一帜的“陈派”花鼓灯艺术之乡的魅力。

车子驶入一小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巷村党群服务中心几个大字。“这两层楼房是陈巷村的村部办公楼,紧挨村部的右边的三层楼房就是村史馆,陈派花鼓灯陈列馆和陈敬之故居在村部的左边,就是广场的北面。”陈巷村负责人一边热情接待一边向我们介绍,陈巷村是安徽陈派花鼓灯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花鼓灯之乡的美称,是著名花鼓灯艺术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传承人、花鼓大师“一条线”陈敬之先生的故乡。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弘扬好陈派花鼓灯艺术、传承好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陈巷村利用老村委会大院,立足村里特有的花鼓灯文化,打造了安徽省首家花鼓灯村史馆。

讲者动情听者动容。馆内展示的每一件实物、影像、文字和场景,每一个物件都有一段故事,都是记录村庄历史文化发展和时代变迁的有力见证。马灯、煤油灯、缝纫机、陶罐、农用工具耙、锄头、BB机、大哥大……看着这一件件熟悉又陌生的物件不禁让人感慨万千。然而,这些物件的收藏背后又都有着村支两委及爱心人士共同辛苦努力付出的汗水。这怎么不让人感动。馆内陈列的彩扇、手巾、锣鼓等花鼓灯表演道具以及各个时期的演出照片,尤其是花鼓灯艺术大师、国家首批非遗传承人、陈派花鼓灯的奠基人陈敬之的雕像和获奖荣誉,引起大家的兴趣,全程领略了陈派花鼓灯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凤台花鼓灯因安徽省唯一命名的陈派花鼓灯而名扬国内外,在2006年5月,凤台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氏流派花鼓灯奠基人是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陈敬之先生。陈敬之于2012年9月去逝,享年94岁,他把一生的时光全部献给了挚爱的花鼓灯艺术。在长达8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视艺术为生命,他创立的花鼓灯“陈派艺术”,独树一帜,技压群芳,为花鼓灯艺术增添了无限光彩,在中国舞蹈界享有很高声望,他被中国舞协誉为国宝级艺术大师。他创作的独舞《游春》已成为安徽花鼓灯的优秀传统剧目。

百闻不如一见,虽对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先生的事迹早有耳闻,但如今站在一代花鼓灯大师的艺术雕像前,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陈老一只手拿着彩扇高高举起,一只手拿着手巾在腋下的动作成为花鼓灯史上永恒的经典。不仅如此,陈敬之独创的颤、颠、抖“三字经”、舞步上的“风摆柳”、形体上“三掉弯”、扇花上“三指夹”等都堪称花鼓灯艺术的传奇。透过一幅幅剧照,我眼前仿佛看到了陈敬之先生正手拿彩扇在广场门前翩翩起舞,用他那空灵般“清音”唱出绝世之腔,凭借“一条线”舞红了大江南北、淮河两岸,舞出了花鼓灯的灵与魂。再看看荣誉墙:安徽省陈氏流派花鼓灯原始生态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花鼓灯之乡、少儿艺术示范基地、中国花鼓灯艺术研发基地、个人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代表性传承人及多项国内外大奖,真是数不胜数。通过这些奖牌和奖状,可以看出陈老执着追求花鼓灯艺术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花鼓灯是他一生牵挂,甚至在他92岁高龄时还能在众人面前舞动花鼓灯经典动作,可以说是生命不止,研舞不息。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怎能不令世人钦佩感动。

从陈列馆后门走进去,就是一代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故居,三间瓦房。房屋的左边是陈老的墓地。讲解员告诉我们,根据陈老的生前遗愿,死后把他葬在家乡的故居,可以继续聆听乡亲们跳花鼓灯……

结束参观时,望着渐行渐远的陈巷村史馆,心中感慨万千,享誉中国舞蹈界“淮畔幽兰”的一代国宝级艺术大师陈敬之老先生一生牵挂的花鼓灯事业,正在凤台继续地得到传承发扬,一批批年轻的花鼓灯人茁壮成长。沐浴着冬日暖阳,陈敬之老先生那高高举起的彩扇在阳光下愈发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