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向发力”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版次:01  2023年01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创新护水,“三向发力”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有力守护了绿水青山。

我市强化科学治水,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先后建成世行贷款安徽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治理工程等一批水利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了淮干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5.2亿元。我市加强依法管水,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40.2%和32%。我市还严格取用水监管,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在线用水监测率达100%。在创新护水上,我市推动河湖环境治理与司法保护有机结合,累计编制非法采砂案件生态修复评估报告35份。积极建设省级示范河湖,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示范河湖7处,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升了河湖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