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鲶鱼

李 晋

版次:03  2022年12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很多鱼有须,但像鲶鱼这样有长须的鱼不算多。鲶鱼有四须者和六须者,六须鲶口上两长须,口下四短须。六须鲶品种繁多,有的能长至五米,嘴中有细密的小齿,能吞食落水的小羊。

食肉特性让鲶鱼成名,经典理论“鲶鱼效应”即以之命名,挪威人爱吃鲜活的沙丁鱼,偏偏这种鱼捕获后,缺氧易死,有人想法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疲于奔命的沙丁鱼竟多数活了下来。这和螃蟹在运输中捆扎起来能存活的道理有些相似,只不过一个要折腾,一个要安静。

鲶鱼无鳞,周身有黏液,这使它看上去更滑。宰杀后的鲶鱼要反复用盐搓洗,才能去掉黏液。黏液去除不干净,鲶鱼入菜有土腥味。

吾地原来不流行吃鲶鱼,只有坐月子的妇女才会吃鲶鱼汤。鲶鱼汤盛上来不见碗底,白厚得很,能催奶。传闻有未曾怀孕的女子领养弃婴,喝了三五顿鲶鱼汤后竟也有了奶水,这应属于春秋笔法。

现在吃鲶鱼的人多了起来,烤鱼的流行,让鲶鱼价格水涨船高。烤鲶鱼,是把烤过的鲶鱼移到方盆里,放各式调料,倒入汤汁,添豆芽、香菜、土豆、豆腐等配菜煮着吃。烤过的鲶鱼肉,外表有些焦酥,内里却极嫩,嫩得像豆腐,因此在煮沸后要速吃,不然肉就散了。鲶鱼刺少,是“肉滚子”,喝酒的话,一条六七斤的烤鲶鱼两个汉子根本不够吃。

东北有俗语叫“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里面说的鲶鱼炖茄子是有名的东北炖菜,听说这道菜茄子吃起来像鲶鱼,鲶鱼吃起来像茄子。我看过写这道菜的文章,也看过制作这道菜的视频,对不对我的口味,需要日后尝试了才有发言权。

鲶鱼在国画里好画,也难画。好画是画它靠纯水墨,不费时间着色,一笔顺下来,再勾线描肚皮、绘胡须,点眼睛;说难画是画它时拉一根线,点一块墨,常人看画家画的简单,拿笔一试却不是那回事。手头的功夫,靠的全是长时间的苦练和积累!

画鲶鱼,很多画家喜题“丰年乐”、“大年”、“长年有余”等款,均取之谐音。

“鲶鱼”又写作“鲇鱼”,鲇、鲶拼音读音都一样。我倾向于写“鲶”,因为它能勾起我对鲶鱼美食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