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开车在路上,总会有电话打进来,可以说,大多数司机都经历过。这样的电话,有的人无奈,有的人生气,甚至有的人会因这个电话而失去宝贵的生命。但我要说的是,路上你接到电话,有牵挂,也有理解,还有亲情与友情。
有一次,我出差一天,晚上八点,我还没到家。我正开着车,车前的灯光晃得我看不清路,电话响了,我瞄了一下电话号码是父亲的,我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其实,我也是怕父亲担心我,才接的。父亲问我到哪了?我说,快到家了。父亲问我,事情办得怎么样?我说还行吧。父亲还要问什么,我有点着急,因为路看不清,晚上开车很不方便。我也不管父亲说什么,就一句,我开着车呢。就把电话挂了。
我到家后,洗漱完,妻子已准备好饭,我就开始吃饭,也没再给父亲打电话,我感觉已经打过了,他知道我快到家了,就行了。没想到,我刚吃完饭,电话就响了,我一看是父亲的。我接起电话,父亲说,到家了吗?我说,到家了。父亲说,知道了,你休息吧。就把电话挂了。我拿着电话,心里自责,内疚,怎么进家门,就不知道给父亲报个平安呢?怎么就想不到父亲的那份牵挂呢?自己还能安心吃饭休息,而没有想到此时的父亲,他的内心在焦灼着,分分秒秒地期盼着儿子能报个平安。
后来有一次,读大学的女儿外出,我看着时间差不多到她约定回家的时间了,还没有回来,我就坐不住了。我给她打电话,却告知无法接通,稍停了一会儿,我又打,还是无法接通,这两下,让我的心不踏实了,心里想着各种可能,没有一个好的想法。等了一会儿,我再打,电话通了,我说,在哪呢?女儿不紧不慢地说,快到家门口了。我就把电话撂了,虽然生气,心里却踏实了,知道女儿快回来了。一旁的妻子说,孩子也不小了,晚回来一会,值得你这样担心吗?我说,你知道什么。女儿一进屋,我也不生气了。
妻子说,闺女,你再不回来,你爸就要去找你了。女儿不解地说,去哪里找?我没好气地说,街上去找,实在找不到就打110。女儿一听,还跟没事人似地,好似与她无关。
经过这一次,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父母的那份牵挂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情感。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都牵着父母身上的肉,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其实,电话方便了交流,也让父母多了一些牵挂。没有电话的时候,父母是千叮嘱万叮咛,到时没回来,最多是往门口多跑几趟,起码少了一点的揪心,让父母的心能稍微平稳一些。
路上的电话,我们必须接,给自己留有时间,也给父母减少担心的时间。
路上的电话,不仅是亲情的牵挂,更是心的交流,也是爱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