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之用

郭华悦

版次:03  2022年12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人处世,少不了“结交”二字。生活里,交有用的朋友;工作上,拉拢能帮自己一把的人;还有感情里,也需要挑选一位能偕老之伴。

那么,怎么选对的人?

多数人的标准,概括起来无非就一个字:用。眼前的这个人,于己而言,是有用,还是无用,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决定两人关系走向的依据。尽管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用的含义不尽相同。但将可供选择的对象,划分为有用与无用两大阵营,继而再从有用之人中,挑选出最有用的,这就是很多人选择的过程。

平心而论,这样的“用”,倒也不见得就是功利。用有很多种,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以精神层面而言,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求,一拍即合,这也是一种“用”;从物质层面来看,一个人有能力让另一个人,得到想得到的,同样也是有“用”。

可如果以“用”至上,唯“用”是图,最后的发展往往会脱离控制。在这点上,找人与制药,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结交一个人,制一种新药,都面临着“用”的抉择。

一种药,从研发到上市,过程极为漫长。这也令很多迫切等待的人,极为不解。生产一种药,有用不就行了?而有用,找几个人试一试,不就清楚了?

可过程,却没那么简单。一种新药上市之前,起码得经历好几期的实验。最少,也得有三期。表面上看,每一期的测试都大同小异,无非是从人少到人多。可其实,每一期的关注重点并不同。第一期,先关注副作用;确定副作用的程度后,第二期才关注起疗效;而最后,则是稳定性,是不是长期有效,是不是大范围有效?

所以,一种新药最引人关注的,往往只是其疗效。但在追求疗效的过程中,最先和最后关注的,却是不同的侧面。看似简单的“用”,从开始到上市,经历的却是对“用”的重重考验和反复推敲。这种制药上的经验,对于我们与他人的结交,是不是也能有启发?

在关心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用之前,是不是得先确定,对方会不会有“副作用”?对方可能有你所需要的,但如果让对方进入你的世界,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方造成的破坏力,远大于其“用”?那么,选择结交对方,会不会得不偿失?

对方可能对你有帮助,但同时也会把你拖入另一个泥沼中,难以自拔,孰优孰劣?还有,以“用”衡量两人的关系,结论只能是等价交换。他人于你有用,那么你对他人而言呢?如果你不能提供同等价值的用处,那么在双方的关系中,你又该将自己置于何地?种种考量,都是源于“副作用”的考量。

在确定对方没有大的副作用,或者说,对方能对你造成的破坏力,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接下来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稳定性。

对方的“用”,在你身上,能维持多久?如果仅仅是昙花一现,之后水过无痕,那这样的“用”,对你又能有多大的作用?就像一种药,效果仅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结果,往往是导致患者耐药性的增加。而一个人,在经历了拥有了短时间的“用”之后,再回归原本的生活,还能像之前那样安之若素吗?

假如能这样思考,结交一个人,做一种药,是一样一样的道理。那么,可能就会发现,很多看似有“用”的人,“用”还未得,就弊端百出。这么一来,很多看起来于己有“用”的人,也不敢“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