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淮南大地上的红色印记(上)

李思法

版次:A03  2022年12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淮南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红色印记熠熠生辉,成为一个个红色坐标。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缅怀先烈、礼赞英雄、褒扬功勋,把革命前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小甸集:安徽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

瓦埠湖畔的小甸集,是明代瓦埠街至合肥的古驿道上的小店埠,年代久了演称为小甸集。

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流传一首民谣:“三年旱来三年淹,三年蝗虫遮满天,水旱几年没收获,野菜树皮都吃完。苛捐杂税猛如虎,百姓血汗被榨干!”

饥寒交迫的人民,盼星星,盼月亮,盼望东方出太阳。

1923年冬,在上海读书的年轻共产党员曹蕴真、薛卓汉、徐孟秋返回寿县家乡,秘密发展党组织。

一天冬夜,小甸集小学一盏煤油灯闪亮,在绣有镰刀、锤头的红旗下,曹蕴真、曹练白、徐梦周、鲁平阶、方运炽、薛卓汉、徐梦秋、陈允常8位共产党员庄严地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曹蕴真任特支书记)。

这是从小甸集升起的安徽第一面党旗!

这是从漆黑的夜幕上划出的一道红色闪电!

这是从瓦埠湖畔响起的安徽第一声春雷!

小甸集特支是安徽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创了安徽革命斗争的新纪元,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安徽地方史》(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著)。

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聂皖辉为小甸集特支纪念馆题诗:“故乡送来一盏灯,先知先觉夜照明……”。小甸集特支的成立,在寿县点燃了照亮革命前程的马列主义明灯。

从此,寿县的历史揭开新的一页,以小甸集特支为先导,建立了中共寿县县委。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江淮的瓦埠暴动,促进了皖北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小甸集,是中国革命在安徽早期的发祥地,一批又一批革命者从这里奔赴战场,成为中国革命的先躯。曹氏“一门三烈士”——曹渊、曹云露、曹少修被誉为“寿州志士,淮上英烈”。

当年,朱德总司令在赞扬英雄人物的诗中写到“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也完全可以作为对一门三烈士的写照。

如今,从四面八方前来小甸集参观、学习的人们,在“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在高耸的寿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对脚下这块红色的热土油然而生崇高的敬意。

致敬,小甸集——中共安徽省党组织发祥地!

致敬,小甸集——安徽省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

致敬,小甸集——烈士的家乡,英雄的故里,红色的热土!

瓦埠暴动:霹雳一声震乾坤

瓦埠湖水卷怒潮,农民暴动红旗飘。

1931年3月29日,在寿县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瓦埠暴动。农民暴动队伍云集泰山庙。参加暴动的骨干人员组成“皖北红军游击大队”,由方和平任大队长、曹鼎任政委。

3月30日凌晨,参加暴动的农民1000多人潮水般地涌向瓦埠街,在望春园饭店门前,竖起镶有镰刀、锤头的红旗,宣布正式暴动,暴动的农民发誓和反动派斗争到底!

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干革命不怕杀,

就是刀架脖子上,也要踹他几板脚!

这豪言壮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多么豪迈,多么坚定!

“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

3月31日,党组织发动瓦埠周围方圆20余里的农民3400多人,开仓扒掉地主粮食4万多斤。皖北红军游击大队收缴土豪劣绅100多支枪。土豪劣绅闻风丧胆,四处逃窜。

声势浩大的瓦埠暴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赞扬的那样,“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瓦埠暴动的消息传到国民党寿县政府,县大队及封建地主武装联庄会1500多人枪,疯狂围攻游击大队和暴动群众,双方开枪射击。敌人依仗枪弹多,多次轮番进攻。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和实力,暴动群众分散隐蔽起来,寿县游击大队在中共瓦埠区委掩护下顺利突围。

瓦埠暴动载入《中国共产党安徽地方史》和《寿县革命史》,产生了广泛影响。

瓦埠暴动,是寿县党组织领导的第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揭开了寿县武装斗争的序幕。

瓦埠暴动,声援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为淮南革命斗争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白塘庙:红旗卷起农奴戟

官府奸诈手段多,苛捐杂税如牛毛。

地主豪绅张血口,地租高利贷来盘剥。

穷苦农民闹革命,挥起长矛和大刀!

这是90年前在凤台县白塘庙流传的民谣。

白塘庙是凤台县城西北20多里的农村集镇。1928年,中共凤台县委在白塘庙小学建立了中共凤台县特别支部(化名冯德芝),马克思主义在凤台传播,点燃了凤台人民向往翻身解放的革命烈火。广大农民进行抗捐、抗税、抗租的斗争。

凤台县党组织逐步扩大,成立了中共凤台县委。1930年8月的一天晚上,县委书记程东方在白塘庙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传达县委关于9月17日举行白塘庙农民起义的决定,并对起义作了全面部署。

红旗卷起农奴戟。9月17日下午,以召开农民互助会会员大会为名,参加起义的4000多人,从各地向会场集合。他们高举红旗,手持大刀、长矛(红缨枪),威风凛凛。

当会场集合1500多人时,国民党县政府察觉农民群众举行起义,随调集县常备队300多人和地主武装,持枪实弹凶猛地扑向会场镇压农民起义。起义人员进行了英勇反击,但因只有少数枪支,没有足够力量打垮敌人,为了减少损失,起义队伍撤离,保存了实力,等待时机再起。

白塘庙起义是凤台县和淮南地区第一次农民起义,显示了党领导农民运动的巨大威力。这次起义载入了《中国共产党淮南地方史》(中共淮南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白塘庙起义是农民群众由抗捐、抗税、抗租、抗债等日常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转向组织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大胆尝试,斗争方式具有开创性。

白塘庙起义鼓舞了淮河儿女革命斗志,推动了淮河流域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有诗赞曰:

淮河流水浪头高,农民起义白塘庙。

喜看凤台展红旗,革命火种遍地播!

板张集烈士陵园:红色的历史坐标

革命浩气,在天地间激荡,

人民英雄,在烈火中永生。

庄严、肃穆的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西北丁集镇板张集村西,始建于2004年10月。

这是一座拥有墓、碑、馆、桥、林、路、门、亭为一体的大型陵园。苍松翠柏掩映,显得清新、幽静;名贵花卉锦簇,格外古朴、高雅。

这里是革命烈士长眠的墓园,

这里是凤台红色历史的坐标,

这里是供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的圣地,

这里是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四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耸立在广场上恢弘大气的主碑,正面镶嵌着白金压制而成的毛泽东手写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陵园的烈士墓群,安葬着解放凤台县城壮烈牺牲的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营长李振海、四连连长王福成、指导员刘法家、班长刘会民等14位烈士。

陵园里竖立着胡之光烈士墓碑。她曾在凤台从事地下工作,播撒革命火种,点燃信仰的火炬。

在胡之光烈士墓碑的东西两侧,竖立着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凤台牺牲的4位县团级烈士。他们是:1931年11月3日在领导黄家坝暴动中牺牲的中共凤台县委书记唐志远、县委委员程东方;1948年5月在凤台王圩孜对敌作战中牺牲的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副团长、老红军罗平;1948年10月牺牲于凤台县高汉庄的颍上县委副书记杨金辉。

陵园中,巨大的“凤台县烈士名录碑”长7米、高2.2米,镌刻着凤台籍和非凤台籍而牺牲于凤台的烈士名单276人,其中有红27军副军长吴宝才等将领。

上述这些革命先烈,让凤台历史的星空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英雄壮歌,烈士长眠。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成为一部红色的历史教科书,唤起人们对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缅怀和追忆。

当我们仔细擦拭烈士墓碑的时候,仿佛听到烈士们的红心仍在“怦怦”跳动;

当我们肃立默哀的时候,就会感到烈士们把沉甸甸的革命重担放在我们肩上;

当我们畅谈今日美好生活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幸福;

当我们仰视烈士纪念碑的时候,就会感到烈士们在天之灵昭示我们踔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