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土

董 行

版次:A02  2022年12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乡土博大深厚,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一谈起,便缠绵悱恻,情难自已。

更多的时候,乡土存在于人的思念中,朦胧飘忽,像梦,越回味越清晰,属于天涯沦落人。乡土中人,仅仅是乡土的一部分,与流水山冈一样,属画中物。生活在其中时,乡土只是一片生息繁衍的土地,实实在在,有欢乐、有烦恼、也有平凡与乏味。看山只见山,望水只有水,零零碎碎。一走出去,就合成为一个模糊而持久的画面,距离越远,时间越长,画面越单一,刻在人的心头,无论天南地北,荣辱贵贱,永难抹去。时时魂牵梦绕,用童话般的诗意来煎熬人、折磨人。

但很少有人因此而拒绝走出乡土。好男儿志在四方,蜗居乡土很安逸,又很无奈。世世代代,多少人为走出乡土而寒窗苦读,费尽心机。终于离开时,激动欣慰自豪之余,难免有一些惆怅。但没有留恋,尽管从此就要沦落他乡,依然义无反顾。离开乡土的路,与美好与幸福相通,至于其他,谁也不愿意去多想。

使人动情的是天涯沦落人的乡土。一天,当我看见一位从海外归来的老人,跪在地上手捧黄土泪水纵横的情景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对飘零异乡的人,乡土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家园,是生命的根系,是灵魂的寄托,永远牵挂在心头。爱也好,恨也罢,都在从不间断地诉说着一个个故事,让自己动情,也让自己惆怅。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文化人的乡土。所有的文人,无论现代还是古代,笔下都离不开乡土。乡土上,有让人一拿起笔就想起的童年。福克纳、哈代、沈从文、赵树理诸人,沉醉乡土,因而走不出乡土,是乡土中人,也是性情中人。鲁迅、契诃夫、马尔克斯诸人,怀念乡土,又褒贬乡土,是离乡人,也是富于理性的人。对文人来说,乡土是一幅完整而又绚烂的画,一个独特的世界,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文人眼中的乡土,经常很美丽,是一道道风景。马致远的一首小令,道尽了离乡人对乡土的感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很美,又很苍凉。这感觉,唯有“断肠人在天涯”时,方能体会得出。

重返乡土,最耐人寻味。在离乡人心中,乡土是一面镜子,谁在它面前都难平静,其中有三景:衣锦还乡,多荣耀,令多少人梦寐以求;“近乡情更怯,不敢见来人”,包含着的尴尬谁人能知;而“无颜见江东父老”,又使多少人与故乡暌违。有几人能似陶渊明,归去来兮,无牵无挂,只留得一腔激情。然而,乡土并不在乎这些,它慈祥、淳厚,像一位年迈的母亲,总是用温情与谅解接纳每一个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