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潘集区祁集镇街道上,文明村镇建设带来的变化映入眼帘: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房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行行挺拔的绿植……庭院整洁生活气息浓郁,村民幸福满足的笑脸,时刻让人感受到文明创建给“全国文明村镇”带来的新气象。
作为淮南市建成区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镇,潘集区祁集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自我加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从提升创建水平做起,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淮南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硬仗添砖加瓦。
扮靓“颜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路面干净了,路灯亮了,商铺门面焕然一新,路边划了泊车标线……“以前路上车乱停乱放,正常通过都很困难。现在的变化也太大了。”近日,祁集镇曹岗村村民曹磊感慨地说。
不久前,祁集镇举行文明创建誓师大会。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将一粒沙、一颗草、一个烟头的存在都放在心上,用一言一行践行文创的本质要求,做好自己,从而带动周边的商户、居民主动参与到创建中来,从“我”要创建到“我们”要创建,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切实凝聚起全镇“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强大合力。
祁集镇对照《全国文明村镇测评标准》《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明白纸》,对标对本开展修复工作,重新铺设沥青路面约2200米,铺设人行彩色砼约1000米,修复商贸城路面约3000平方米,新增泊车位600余个;对标修整敬老院、卫生院、乡村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改扩建农贸市场、整治街面出店经营,拆除破旧店招,修补公共广场破损路面等。
如今,祁集镇乱堆的垃圾不见了,褪色的停车线重划了,破损的路面重新硬化,道路两旁花木相宜,景色别致的小公园点缀其中,让人心情愉悦。
做好“里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创城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向顽症开刀’,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乡镇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祁集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以赴抓好创城攻坚工作,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创城带来的好处。
祁集镇文明办联合妇联、城建等部门组织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农户自评、道德评议会评议、村委会评定、镇级审核等程序公开公平组织评选。
小积分,激发大文明。祁集镇建立积分兑换文明行为的“积分超市”,通过正向激励,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让积分兑换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新通道。
“良好的文明新风已吹入家家户户,榜样的力量振奋人心,‘积分超市’的建设激发了群众创城的热情,也兑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祁集镇黄岗村负责人说。
祁集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优势,在节日组织开展广场舞比赛、文艺联欢、跳绳比赛、健步走等各类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统节日走进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送来精美儿童图画绘本,鼓励孩子们暑期多看课外书,丰富满足镇内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
“志愿”服务,擦亮城市最美底色
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志愿者,从乡镇到村居,人人身着“红马甲”,以身作则、尽职尽责,祁集镇上下用各自的方式和行动诠释着对文明的理解。
祁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志愿者围绕“四点五线”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清理道路两边垃圾、杂物,清理村庄内外卫生死角,清除墙体、线杆“牛皮癣”等,改善辖区环境。同时倡导广大群众爱护公共环境,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来到街道区域,向沿街商户、住户发放《共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致广大沿街商户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及丰富内涵,倡导大家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不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不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创建宣传加强了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了解,使文明创建深入人心,并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将区域发展、社会进步、城市文明融入城市创建的生动实践中,祁集镇将继续创新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让广大群众从“不理解,还抱怨”到“我参与,我支持”,不断提升环境面貌、市民素质,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