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农业的“老把式”用上了新科技

版次:A02  2022年11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稻谷收割季节,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种粮大户张立友的稻田里,收割机、拖拉机等忙个不停,收割粳稻,播种小麦、油菜。

“我是搞农业的‘老把式’了,现在请农机收割全部是通过手机下单,十分方便。”张立友说,他通过微信小程序“北斗智慧农服”填写了作业类型、面积、单价、总价、时间和地点,提交订单,很快就有农机手接单。

承接订单的是南京市六合区玖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工作人员。该社负责人朱久保告诉记者,他们共有100多台(套)的作业机械,通过对农机实现统筹调配,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过去忙闲不均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

六合区是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据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科长胡宏介绍,六合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管理平台投入运行后,已有59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92名农机手、129个生产主体、565台(套)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加入平台。

“农户和农机手可实现线上联系,线下开展秸秆还田、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胡宏说,平台还提供农机租赁与维修、农产品加工、农资供应等综合农事服务,彻底解决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用”的问题。

在六合,智能化已覆盖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南京市六合区天纬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搭建的“基于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融合服务平台”,可选取任一监控范围内的农田,查看风速、雨量、土壤、光照等实时数据;还能调整视频像素和角度,观察农作物的颜色、长势、有无病虫害等。

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大大减轻了人工负担。与普通插秧机相比,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增加了北斗导航系统,通过控制面板进行定点信息设置,只要1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插秧作业,既减少了用工成本,也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的精准程度。

植保无人机实现精准喷洒农药;水泵实现智能灌溉……记者在六合区采访看到,当地农业生产装上了“智慧大脑”,农户用上高科技手段,传统的种田方式正在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据统计,2022年六合区秋粮面积达59.4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82万亩,预计秋粮总产量达30.5万吨。

(新华社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沈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