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工作室:一对一提建议 面对面来协商

版次:A01  2022年11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日,大通区政协在站后社区委员工作室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进社区”座谈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现场督办、评议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有关社区治理类提案办理,征集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线索。会议邀请住区市政协委员、相关提案人、承办单位及社区、党员、居民、界别群众、小区物业等代表参加。

聚焦一个“学”字,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在深处。会上,区科协主席、站后社区委员工作室副主任高贵军领学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浅出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做好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协助党委、政府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各界别各阶层的共识和行动,写好新时代委员作业。

围绕一个“实”字,把提案协商办理落在实处。“基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基础性工程,关乎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获得感。”王雪委员针对当前社区普遍存在的“行政化倾向严重、资源动员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推动完善政社分开、多主体共同参与,完善多主体评价机制,保证社区治理有法可依”建议。区民政局积极采纳,就落实过程中理清社区工作职责、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保障提高福利待遇、推进社区设施建设等进行了现场答复。针对谢军委员提出的成立“社区健康小屋驿站”的建议,区卫健委、居南社区对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反馈,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对接不畅、人员不足等问题及提案办理的质量效果等,提案人、与会界别群众、党员和居民代表纷纷发表看法,现场评议,提出解决办法和可行性建议。

紧扣一个“民”字,将社情民意办在细处。“幸福里小区是338户居民的袖珍小区,小区老年人居多,建议政府多提供老年群体服务。”“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应进一步统筹社区工作力量。”“建议加强鸳鸯湖生态环境日常维护。”座谈会上,委员和各界代表面对面谈心、拉家常,所提问题都是群众所盼、基层所困。委员工作室成为连心桥、直通车,让委员走进群众,让群众信赖委员,将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提取出来、反映上去。今年以来,大通区政协通过各种渠道征集社情民意信息,梳理报送9件《送阅件》、16件《社情民意》,均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以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协委员履职工作下沉,是大通区政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一种新途径。区政协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进一步拓展了与界别群众联系的方式方法,推动了基层政协协商高质高效开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大通汇聚智慧和力量。

(本报通讯员 崔海凤 倪 娜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