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清音越千里

——市人社局获评全国人社宣传工作“做得好”单位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马 杰

版次:01  2022年11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时代风云激荡,使命任重道远。

清脆的报纸翻阅声,反映着市人社局领导干部们对待宣传的认真态度;严肃细致的宣传讨论,浸透着市人社局领导干部们对全市人社系统如何乘宣传东风,强民生基石的浓厚思考气息……

深夜,市人社局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宣传工作压的每个人忙碌的顾不上喝口水。宣传策划方案、新闻发布材料,一会儿布满了一桌子……“大家暂停一下,我们讨论一下这两天准备在《淮南日报》推出的关于养老保险宣传的系列报道。”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市人社局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研究部署有关宣传工作,人社工作质量效能的提升,借助新闻宣传的力量,得到了不断加强。

日前,人社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评为全国人社宣传工作“做得好”单位。

完善机制建强队伍,形成新闻宣传合力

近年来,我市人社系统不断适应社会保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宣传、在宣传中工作”的思想,通过推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党委政府“重社保、爱民生”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广大群众“明政策、懂程序”的法规意识进一步提高,人社职工“抓细节、促满意”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人社主业和新闻宣传“共荣共生共促进”的大格局全面形成,我市人社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人社局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领导班子开拓“大民生、大就业、大人才”工作视野,借助新闻宣传力量,不断提升人社工作质量效能。建立并完善了组织领导机制、会商研究机制、骨干培养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引导应急机制、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等八项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新闻宣传工作高效运行、持续发展、久久为功。以锻造高素质新闻宣传队伍为目标,多措并举构建人社新闻宣传队伍“金字塔”。制定并下发了《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员队伍建设2018-2023五年规划》,配齐配强宣传干部力量,市局机关、二级机构明确2人专职、县区人社局明确1人专职、基层人社窗口明确1人兼职从事宣传工作;建立通讯员、网评员、微博管理员三支队伍,通过新闻单位跟班学习,邀请专家授课,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开展座谈交流,新闻好稿件评选等形式,加大对宣传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新闻宣传队员能力水平。同时及时兑现奖励措施,充分调动通讯员工作积极性。

围绕中心明确任务,提高信息报送质量

按年度制定《市人社局新闻宣传工作要点》,年初布置、每月调度、年终总结。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