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涟漪淡淡,秋日的永幸河沉静而又秀美。日暮刚落,位于凤台县城北的永幸河公园已是游人如织。或朋友相聚,三三两两;或家人相携,怡然自乐;最让人羡慕的还是那一对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拍夜景婚纱照留念,与永幸河共同分享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凤台历史上旱涝灾害交替发生,人民群众饱受水患之苦。为彻底改变“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汛期关门淹”的状况,上世纪70年代,凤台县委县政府带领群众大兴水利。其中,永幸河灌区工程就是其间修建的一项最大的水利工程。永幸河是全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开挖出的一条长43公里人工河,自尚塘开始,东南流,沿途流经杨村、马店、古店、钱庙、顾桥、桂集、刘集、凤凰、丁集、关店、大兴、城关等13个乡镇,通过永幸河枢纽控制闸注入淮河。
四十多年来,永幸河灌区以其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城镇供排水、生态绿化等综合效益的持续发挥,为凤台县经济发展提供着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为农业“旱涝保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凤台这颗“淮上明珠”增添了炫丽光彩。
经过多年治理,鸟瞰永幸河灌区条条银线,道道水渠、五彩田野,生机盎然。两旁耸立着一排排、一行行高大挺拔的树木;贯通主河道的大中沟如“井”似“网”,把平原分割成排列有序的方块田,每条沟、渠、路都挺立着茂盛的树木,成材树近百万棵,风景树数不胜数。尤其是位于县城区的河段,近年来建设了永幸河公园、状元桥,状元桥更成为当地网红打卡桥,成为环境优美的休闲景观场地。
秋日傍晚,我信步来到永幸河公园,有幸目睹了这一幅幅醉人的画面。永幸河波光粼粼,岸边蜿蜒的石板路、凉亭石凳、古香古色的沿岸建筑、一簇簇开着鲜花的树木,仿佛令人置身江南水乡,岸边栈道更吸引了一群群散步游玩、打卡留念的人们。在永幸河景观桥凉亭边,一对对新人相依相偎,甜言蜜语醉透秋日的容颜。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他们特意从乡下赶来,让这座网红打卡景观桥见证他们的海誓山盟。这些新人们,无论县城的还是乡村的,都在永幸河景观桥畔争奇斗艳,在永幸河的柔波里留下了美丽的身影。一条河把城市和乡村的新人们紧紧联在了一起。
平日工作忙,很难有闲暇亲近永幸河,这算是一次。眼前的这段景观带是一幅多么温暖和谐的盛世景象啊:两岸的华灯将永幸河变幻成了多彩境界,河边上凉亭绿道、古树翠竹伴着流水淙淙,在秋日里,清凉扑面而来让人心神气爽。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卸去了疲劳与炎热,或走或坐,享受着永幸河赐予的丝丝凉意,五彩的灯光闪烁着梦幻般的颜色,带给人们视觉的盛宴。恋人们挽手搭背,诉说着不尽的情话。老夫老妻相依相伴。享受着甜蜜的桑榆之乐。更有孩童,或骑童车,或蹦跳,在人堆里穿梭捉迷藏。几个推剧迷们凑成一堆,二胡一拉,陶醉地唱起凤台独有的推剧。那里平地成了舞台,大妈们争相跳着广场舞,小青年忙着拍抖音献艺……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左姓中年人,他这次回家后特意来看看永幸河,他感叹道:“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永幸河变化太大了,太美了。”
永幸河以她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凤台大地的儿女们。外地人说,来凤台不看永幸河,就不算真正来过凤台,永幸河已成为凤台的一张名片。一条河,把凤台的儿女联在一起了。
近年来,凤台县委、县政府投巨资治理永幸河,得到了全县人民的热心拥护,经过建设者的日夜奋战,永幸河旧貌换新颜,变成了河畅岸绿景美、自然温馨和谐的秀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