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工业兴,淮南兴;工业强,淮南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作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打好工业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添活力、增动力、赋新能。
十年来,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发展质量“节节提升”。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2年的1022.8亿元增至2021年的1589.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由2012年的456.4亿元增至2021年的478.1亿元;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44亿元增至2021年的50.4亿元。2021年,绿色化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医药和绿色食品4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占规上制造业的57.9%,占规上工业的25.9%。尽管我市工业经济受煤炭去产能等因素影响,仍保持了良好增长的态势。十年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876.8亿,完成制造业投资1727.5亿,2021年工业投资增速全省排名较2020年再前进2位,位居全省第四位,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逐年攀升,由2012年的40.7%提升至2021年的67.3%,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十年来,规上企业加快成长,聚力培育“聚沙成塔”。多措并举推进企业提档升级,坚持做精做优煤电化气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推动“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突破,以产业链建设牵引和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由2012年初的348户增至2021年底的763户,净增415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实施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2021年,全市共有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1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省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唐兴机械、万泰电子列入工信部第一批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名单。
十年来,“三重一创”强力推进,创新动能“活力激扬”。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三重一创”和“1+3+8”科技孵化器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1家、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项;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省级工业精品30个;高新技术企业16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7件,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十年来,节能减排持续有力,绿色发展“蔚然成势”。持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重点行业、区域、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重点实施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现代产业园日处理污水1000吨污水处理站等项目,推动形成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23家、市级绿色工厂19家。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全市共有19家优秀生产企业、14项先进技术、17项新装备产品、39个重点改造项目、1家节能环保服务企业进入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
十年来,数字赋能夯实基础,融合发展“厚植优势”。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以来,全市共建成5G基站2584个,实现市县城区连续覆盖、重点产业园区全覆盖。推动企业内网改造建设,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德邦化工、嘉玺新材料获评省支持网络化改造优秀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推动中安联合、中煤新集、淮河能源、唐兴机械等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全省首个5G煤矿井下专网在顾桥矿、张集矿投入使用,10个项目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全市共有4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登云,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58家。实施智能制造,共有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9个。
十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茁壮成长”。民营经济规模贡献不断提升。全市民营企业总数由2012年的9489户增加到2021年的6.1万户,十年间增加了6倍多。全市共有规上民营企业682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9.4%,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及建材业。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企业成长链日趋成熟。坚持抓大、育小、培优,按照“个转企→高成长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着力构建覆盖中小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政策体系链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文件,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初心、实干、梦想,交融延伸;过去、现在、未来,壮阔前进。
回望过去十年,淮南工业在砥砺奋进中交出精彩答卷。十年待启,未来已来,市经信局(国资委)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
9月初,省委书记郑栅洁在淮调研时,寄语淮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以实干实绩实效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
工业引领强市梦,扬帆启航正逢时。市经信局(国资委)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郑书记来淮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的总体目标,重点推进“四个专项行动”,分别是:以“双招双引”为引领,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以亩均效益评价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专项行动;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四化改造”专项行动;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国资国企规范监管专项行动,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势赋能。
作为老工业城市,淮南靠制造业起家,也要靠制造业赢得未来。市经信局(国资委)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持之以恒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位势能级提升。抢滩制造风口,推动制造强市。9月20日至23日,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为全球制造业搭建创新发展的桥梁,打造拓展合作的空间。市经信局作为淮南市参会牵头责任单位,认真筹划,精心准备,组织130人组成的淮南市代表团参会,取得丰硕成果。
“重量级”大单签约。大会共集中签约项目23个,签约金额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以上项目1个;新兴产业项目17个,占项目总数的73.9%,占总投资的94.8%。高新区招引的投资25亿元“开沃集团专用车华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大会开幕式民企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投资50亿元的中煤新集毛集电厂一体化项目、投资18.3亿元的华润凤台县尚塘风电场项目、投资13.2亿元的绿色化工工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等3个项目在安徽省与央企合作发展座谈会上进行集中签约。大会期间与昆山裕凌导热科技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达成来淮考察投资意向,意向投资金额约10亿元。
“淮南智造”集中亮相。14家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线下展览展示,卓科智能岩石破碎顶管机产品参加“三首”产品展;华印机电、光神航天无人机电缆组件、导弹(火箭)电缆束等高科技航空航天产品参加“专精特新”展;北新建材、中电八所亮相“大国制造”专题展区;高级工艺美术师朱兆龙、冯长文作品四方紫金砚、陶艺古窑遗楚、豆腐石磨茶具、寿州窑仿古作品“四系罐”在“工艺美术”展区参展。凯盛重工、美亚高新、盛琅电器、春升新能源、驰纵生物、徽旺豆制品、古窑陶瓷7家企业、20余个产品参加市场化展览。汉诺医疗、国力液压等28家企业参加线上展会。
创新成果闪耀展会。淮河能源潘集电厂“5G赋能智慧能源”项目荣获“安徽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淮南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荣获“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服务载体”,淮南市经信局荣获专项赛优秀组织奖,安徽金诚车辆工程公司荣获优秀主办单位奖。
主场活动立意高远。9月16日-18日“院士安徽行”在淮南开展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等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应邀参加,为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把脉问诊,提出了有见地、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广邀宾朋拓展合作。我市邀请参会企业23家,邀请客商近40人,中煤能源集团、中国安能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及开沃集团等多家央企、知名民企应邀参会。
借助大会平台,我市积极参加展览展示、项目对接、合作签约、平行论坛等活动,展示工业城市形象、推介淮南制造产品、促进产业交流合作、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共享商机、汇聚动能、激发活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按照“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市经信局(国资委)将紧盯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1525”行动计划,建立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和市县区(园区)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六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支柱,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翻一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20%,非煤电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到50%左右,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更多“工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