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名“00”后大学生接续传递生命火种

版次:02  2022年09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9月28日,在安徽省立医院,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安徽理工大学大四学生谷恒成功捐献了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为千里之外的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种子”。他也成为目前我市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是安徽理工大学第15例、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接连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00”后的谷恒自强自立、活泼开朗、乐于助人,他热心志愿服务,大一就加入校青协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大二担任该组织的负责人,长期组织参加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围脖、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等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3月留取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因品学兼优,谷恒先后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等。2022年7月,他与同班同学陈晓明相继与患者配型成功,尽管都忙着准备考研,但他们互相鼓励,相约捐献。今年8月31日,陈晓明成功捐献27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后,谷恒更坚定了捐献的决心。此次住院备采期间,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忍受动员剂带来的不适反应,做好捐献前的准备,确保最终成功捐献。目前安徽理工大学也成为全国最短时间内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多的高校和单位,并创造了第一例同班同学相继捐献的先例。

(本报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