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兵入选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版次:02  2022年09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日前,经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评选,2022年8月份“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揭晓,身残志坚、心系公益,带动5000余人次参与扶残助残、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募集善款400余万元的淮南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士兵获评优秀个人典型。

199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朱士兵高位截肢,但身残志坚的他用智慧的头脑、坚韧的毅力先开办了一家服装店,后又干起了餐饮业,生意越做越红火。创业成功的朱士兵坚持诚信经营,热心公益,回馈社会。1992年以来,30年来累计捐赠和动员亲朋好友及志愿服务队帮扶款物400多万元,帮助贫困、残疾、受灾等家庭2000余户,帮扶敬老院孤寡老人1000多人、残疾和留守儿童2000余人次,受益2万余人次。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发动大家一起来,才能把社会公益事业做得更好。带着这样的信念,2017年朱士兵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申请成立了淮南市红十字会“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2018年又成立寿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陆续有80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团队,有5000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助残、助学、扶孤、安老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2800多小时。

冬天送温暖,夏日送清凉,节日送祝福,危难伸出手,朱士兵用双拐撑起一片爱的晴空。他获评“淮南好人”“安徽好人”“淮南市年度十佳优秀志愿者”“淮南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全省抗疫表现突出红十字志愿者”“安徽省自强模范”等称号,他牵头成立的志愿服务队荣获淮南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淮南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服务队、全省抗疫表现突出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被推报参评“全国模范红十字单位”。朱士兵的爱心善举赢得社会各界好评,中国红十字报、安徽日报、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