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市完成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通过自查摸底,互查提高,整改提升,确保调查数据准确,督促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
对开展种植类项目的口腔医疗机构,我市要求准确填写调查表,县区局初核,市医保局复核。通过排摸发现,我市目前共有开展口腔种植服务的医疗机构26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家、民营医疗机构25家,其中纳入医保定点16家,2021年开展口腔种植术服务的患者病例数1182例,共使用牙冠产品1587颗。
根据省医保局统一安排,由亳州市检查淮南市登记情况,淮南市检查六安市。亳州市医保局抽查了我市开展种植牙项目最大的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各一家。交叉互查的形式既能互相补缺补差,查找工作盲点,又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对于督查发现的问题,我市督促医疗机构立即整改,对所有报表关联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对存疑数据进行再次复核。对全市开展口腔种植业务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梳理,联合县区局对我市所有开展种植业务的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性,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本次调查登记涵盖2021年开展口腔种植牙服务的所有医疗机构,做到调查登记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为下一步国家开展种植牙带量采购提供数据支撑。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唐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