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权力“指尖监督” 急难愁盼“码上就办”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王 璐

版次:02  2022年09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在‘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上反映的安化村二中巷进出口未安装减速带,32号楼南边人行道有障碍物,行人通过很容易被绊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没想到投诉当天就得到了解决,为你们点赞!”在田家庵区纪委监委实地开展跟踪回访时,该居民对社区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表示非常满意。

这是田家庵区纪委监委发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作用,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生动例子。作为全省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区,田家庵区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持续推深做实平台建设,贯通各类监督力量,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田家庵区纪委监委借力“互联网+”,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会同13个乡镇(街道)、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民政、教育、城建等9个职能部门,细化完善6大类42项事项清单,并按照“一事一清单、一单一流程”方式编制流程图,实行以“台账+清单+流程图”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将基层监督的触角延伸覆盖到群众身边,实现基层小微权力事项明晰、运行规范。

为将平台建设与为民办实事有效结合,将群众身边的问题矛盾及时化解在属地最小网格内,田家庵区纪委监委从管好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着手,积极推进监督事项开放式办理、全过程监督、针对性治理,做到“一案一策、一案一回访”,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田家庵区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达432.1万次,共收到反映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87件,已办结87件,办结率100%。

“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创新,与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管理等部门整合对接,用活用好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充分释放以信息化助力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的强大支撑力,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田家庵区纪委监委分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