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名宿为中国篮球名人堂建言献策

版次:A02  2022年09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王镜宇 王浩宇)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的举荐活动正在进行。郭玉佩、马跃南、宋晓波、丛学娣等几位中国篮球名宿日前接受采访时对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推出表示欢迎,同时也为名人堂的工作建言献策。

新中国第一批国际级篮球裁判员之一郭玉佩说,名人堂可以激励广大青少年热爱篮球运动,树立荣誉感、进取心,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郭玉佩看来,中国篮球名人堂举荐活动既是好事、喜事,也是难事,因为这涉及对众多人物的评价。

“进入殿堂的是少数,这是工作难度极大的主要原因。我看到中国篮球协会的举荐机制十分全面、细致、科学。举荐机制设置了提名、推举和终审三个环节,由篮球专业机构从业者群体组成的委员会进行选择,又有鉴证机构进行监督考核,保证了整个举荐过程和结果的全面、公开、公正、透明、规范,具有广泛性、专业性、权威性。我看了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的举荐标准,我认为是公正的、实事求是的。随着事情的发展,标准可以做点微调或者修改,这就不会使工作僵化。”

原中国女篮主教练、中国篮协教练委员会常委马跃南说,名人堂的启动对篮球的发展和体育文化传承都有推动作用。

“篮球也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历史需要传承。名人堂是对我们一代一代的篮球工作者的宣传,也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这个事业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努力。我想还是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

马跃南认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我的经历而言,牟作云、张长禄、陈文彬、程世春、张子沛、余邦基、白金申以及钱澄海、杨伯镛等前辈们都是我接触过的老一代教练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首先看到的是奋斗和敬业的精神。另外,我觉得他们的文化根底以及对篮球规律的把握是更大的优势。”

马跃南认为,在篮球理论研究和对个人技术、基本功的刻苦钻研等方面,老一辈的篮球人有很多事例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

“像陈文彬教练,我记得他俄语很好,后来为了掌握欧美篮球知识和动态而自学英语。他们(老一辈篮球人)有很强的理论功底。从九十年代后,我们的专业教练在篮球理论研究方面基本上没有有影响的著作出来,在这方面远远不如老一代教练。”

马跃南认为,老一代球员和教练的吃苦精神也应该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

他说:“老前辈运动员真是苦出来的。像我们中国篮球的老前辈吴成章吴老,70多岁还能做俯卧撑、(练)哑铃、(练)手指力量。像当年余邦基先生,为了练降低重心的防守,在我们专业术语中叫‘矮子步’,他得围着球场上走多少圈。杨老(杨伯镛)的底线突破技术,钱指导(钱澄海)的控球妙传等等,都不是一般人苦练就能练出来的。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不但有高超、过硬的个人技术和基本功,还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和文化基础。名人堂应该把这些前辈模范告知年轻人,激励他们向前辈学习。”

原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表示,中国篮球名人堂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因为这关乎中国篮球的传承。

她说:“传承,首先就是要记录历史。篮球已经传入中国100多年了,涌现出来很多杰出人物,他们是为中国篮球作出贡献的前辈。但是我们篮球文化建设上有断层,没有把这段历史完整地记录下来。”

宋晓波说,她对当年白金申教练指导自己的方法和场景记忆犹新。

“他不断告诉你篮球应该怎么打,把‘孙子兵法’都用进来,心理学也放进来,让你通过篮球能学到很多知识,然后你又能运用到篮球场上去。我们有白指导编写的战术口诀,比如说‘攻联防靠打快攻,立足未稳往里冲’。场上这些场景,他都编成了口诀,让你心中有数。老前辈教练钻研不止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代表中国女篮获得1984年奥运会铜牌、1992年奥运会银牌的丛学娣表示:“篮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可以让人们为之追求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中国篮球事业也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发展而来的。”

丛学娣对于中国篮球名人堂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她认为,名人堂除了考虑被举荐人选的贡献力和公信力之外,还应该注重精神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更希望看到中国篮球名人堂可以起到传递精神力量的作用。”丛学娣说。

让马跃南感到遗憾的是,在第一批提名名单中,有一些功勋卓著的篮球人没有获得入堂资格,比如李震中、吴成章。马跃南提议,中国篮球名人堂可以以年代划分,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每个年代有4到5个候选人,既体现发展进程,也起到文化传承作用。

宋晓波认为,名人堂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她个人希望名人堂的门槛应该稍微高一些。她也建议,在入堂人员的选择上要有年代感,对所在的年代有较大影响力。

“一代一代,不能有断层。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杰出代表,所以门槛这个标准要设好。比如说,这些球员可能影响过一代人。我个人认为,名人堂刚开始可能不一定能够照顾到所有人,如果想面面俱到的话,可能就不好推进了。”

郭玉佩认为,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建设要有中国特色。他说,中国篮球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地把这些历史和特色展示出来。

“我国的篮球名人堂要既重视个人贡献,又推崇集体力量。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革命传统、人文风格应该充分地体现和展示。”郭玉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