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常常需要有第三只眼。
这第三只眼,就是察觉,不是对别人,而是察觉自己。自己的感情,或者生活,常常会有一些看似飞来的横祸。觉得突然,是因为自己认为毫无预兆。可其实,生活一直都在发出提醒,只是你不曾察觉。
例如,两口子吵架。一个正在对另一个发飙,痛陈对方的恶形恶状,历数自己对这个家庭,对这份感情的尽心尽力。里里外外,全靠自己一人独立支撑。结果,还换来这样的下场。总而言之,满腔热忱贴了冷屁股。
现场的气氛,自然是紧张而充满火药味的。这样的氛围,让发飙的人更加难以控制内心的情绪。怒气像刹不住的车,带着气话滚滚而出。即使隐约觉得会有人仰马翻的迹象,但还是任由着性子,让形势急转而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仅仅是就事论事,这不过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吵架,一方太作为,一方不作为。心里不平衡了,于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满。过后,多半还是之前怎么过,之后还接着怎么过。吵吵和和,成了感情的基本走向。
可如果发飙的人,能够及时察觉自己的动机,也许结果就会不同。如果在说出那些自己认为的丰功伟绩的时候,停下来,察觉一下,这么说的动机是什么?无非是想让对方明白,自己对这个家庭有极大贡献。因为这些贡献,自己才会有价值,有功劳。因此,也应该更有存在感。可让对方明白这些,又有什么用?说穿了,就是想讨好对方。为你付出这么多了,还不行吗?
这么一察觉,其实表面和内里,真的是完全两回事。表面上,暴烈如火,完全占据了主动;可内里,却是深植于骨的自卑感在作祟。因为自卑,所以加倍对人好,愿意付出得更多,让感情的天平完全倾向对方。这种自卑,源于长年累月深深贬低自己的价值感。所以问题来了,凭什么自卑,为什么看不起自己?
或许这才是这场争吵中,更值得人注意的因素吧?所有的争吵,所有的不平,都源于此。清楚了问题的症结,是不是比仅仅看到表面的强势,更值得引人深思?如果对这个问题继续深究下去,或者感情的走向,就完全不同了。
生活里,常常有这样的事。就好像,很多人喜欢假装坚强。让负面情绪流露,被视为软弱的表现。于是,生活和工作里,一旦有任何负面情绪,人总是习惯性地,将其掩盖强压下去,直至不见踪影。
真的不见踪影了吗?当然不是。这些负面情绪被压抑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种爆发,看似突然,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自己在“消灭”那些情绪的时候,能察觉一下,想想这些情绪背后的动机,或许能有所不同。每一种情绪,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总有其症结所在。察觉,正是洞悉症结的利器。知道了自己生活里,何以会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才能从根本上将其拔除。
没有察觉的人生,就像没有刹车一样,永远不知道自己会被情绪拖向何方!
而察觉,所需要的是分离。将自我从自己的情绪中,分离出来。这就像,凭空多了第三只眼睛,用这只眼睛,察觉自己,剖析自己。它看到了当下的自己,也察觉到了种种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动机与目标,还有信念和价值。
察觉,才能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