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落实”抗旱保苗为农田“解渴”

版次:02  2022年09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寿县双桥镇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抗旱保苗,坚决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全力确保今年秋季农作物稳产丰收。

强化责任抓落实。该镇坚持把抗旱工作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位置,科学谋划,狠抓责任落实,将具体田块落实到人,形成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直接抓,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抗旱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强化服务抓落实。用“热情”战“热浪”,坚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大对抗旱机电井、泵站等基础设施检查力度,做好抗旱后勤保障。面对安丰塘水库水源不足的状况,安排沿湖村从外河开机提水,对部分村组因地势高,用水较难,镇村干部现场勘查,帮助群众联系打井队,日夜不停打机井,向地下要水,同时镇村干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生长进程,指导群众科学提水、引水,因苗适量增施氮肥,确保用药安全,灵活运用各类防范措施,坚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分管负责同志带领水利站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抗旱一线,重点闸门日夜轮流看守,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田块都能用上水,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强化宣传抓落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旱工作中,采取召开会议、广播、微信群、宣传车、干部上门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抗旱意识,迅速行动,积极投身抗旱保苗。

强化协调抓落实。为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察旱情、听民意,根据水域分布情况,科学统筹、合理调度,指导抗旱灌溉工作,对于有灌溉水源和设施的,维护检修提水泵站,清淤修缮灌溉渠道,连通大小水沟,确保输水通畅。对于灌溉水源较远、没有灌溉设施的,架设临时抽水泵站,铺设输水管道,开展引水灌溉,全力以赴确保粮食丰收。

据悉,该镇共投入抗旱人数6000多人次,资金360多万元,机动抗旱设备3000多台套,机电井430多处,泵站50多处,敷设引水管道14000多米,装机容量6000多千瓦,打井211眼,临时拦河筑坝7处,抗旱浇灌面积3.7万多亩,挖掘机30多台,疏通沟渠9.85公里,支渠22.16公里,斗农渠36.94公里。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杨传礼 邸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