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支撑

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

版次:04  2022年08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停稳、断电、读卡、检查、静电接地、加注……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平霄路上的油氢合建站里,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像这样的氢能公交车,临港新片区已投运16辆,按照规划,今年底临港新片区的氢能公交车要增加到100多辆。

上海正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在8月27日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2022浦江创新论坛两场活动上,绿色低碳成为共同的话题。近来,上海密集印发《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与绿色低碳相关的方案与规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低碳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上,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正式启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建筑能耗数据和减碳清单研究需求”,希望通过大会的技术供需对接平台,获得建筑楼宇全生命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各项绿色减碳措施。

像中国宝武这样有绿色转型需求的企业不在少数,但转型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来支撑。除了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外,上海在相关行动方案中提出,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和检验检测验证平台,5家大型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

——新赛道产业集群效应初显。7月底,60辆崭新的重型卡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一字排开等待发车,这批42吨的重型卡车“喝氢吐水”,不产生尾气。

这60辆氢燃料重型卡车的电池系统来自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该企业董事长林琦表示,虽然氢能被称作当下的新赛道,但事实上上海从20年前便持续关注且培育这个看起来“冷门而小众”的赛道,如今,这条新赛道的集聚效应已逐渐形成。

“目前,上海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企业卡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企业都在提升国产化水平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焰峰说。

——面向全球市场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中亚地区充足的日照之下,一座30兆瓦光伏电站里,一大片深蓝色光伏面板正吸收着太阳的光芒。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公布的上海“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中,寰泰能源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清洁能源储备入选其中。

“截至2022年7月,我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6个累计380兆瓦的新能源电站,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满足当地约60万户居民对低廉、环保、可持续电能的需求。”寰泰能源董事长南逸说。

不止寰泰能源,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国产风电、光伏产品正通过自贸试验区走向世界。按照相关行动方案,未来,上海要继续强化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新华社上海8月28日电 记者 王默玲 董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