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飘香 致富一方

本报通讯员 蔡士宏

版次:03  2022年08月1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走进寿县迎河镇李台村的沁香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桃园基地,只见一棵棵黄桃树上,金黄、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数十位村民在果园里忙着采摘、装车、发货、分装……一个个笑逐颜开。

“我今年70多岁了,自己种田不方便,就把自家田给别人种,每年年底还给钱。因为摘桃子的活不累,我去忙一忙,一天至少还能挣100元工钱。”常年在基地务工的李台村前进组农户魏本珍说。该基地平常能吸纳30多位群众前来务工,可让大家就近实现增收。其中本村15位农户,土地流转所得费用加上务工收入,每户每年可增收2万多元。周边从事果蔬经营的群众还顺便从基地批发黄桃到附近集镇去卖,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收入。

沁香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占武是当地致富能手,他针对当地水土、光照和雨量的特点,四处取经、反复尝试,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的黄桃种植技术,终于成功挂果。黄桃个大饱满、肉质金黄、鲜嫩多汁、果味喷香,连续4年实现增产,今年更是迎来了丰产季。他说:“今年的黄桃,收成不错,因总体雨水偏少,近期天气持续高温,黄桃又大又甜,价格也比往年偏高,非常好卖。今年80亩的产量估计可达30万斤,预计可创收120多万元。”

今年37岁的聂占武也是李台村的党员干部,带领全村共同致富是他的愿望。“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他表示明年将流转土地100亩,用于扩大种植不同品种的黄桃,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