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距离世界级城市群还有多远

北京商报记者 陶 凤 实习记者 陆珊珊

版次:A01  2022年08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8日,上海市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介绍,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群有市场交流和产业分工,上海自贸区持续释放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长三角城市群已然初具世界级城市群的雏形。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长三角城市群要真正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需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站在高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实现增量。

上海自贸区红利加速释放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会上介绍了上海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十年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口岸货物贸易总额保持全球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19%提高到4.1%以上。

在贸易便利方面,上海在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构建全新的“六特”海关监管模式,首创以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账册等为代表的全新海关监管制度。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一业一证”等一批重大政策举措落地,数据交易所、自贸区“离岸通”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建成运行。“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疫情冲击,上海利用外资仍然保持正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20亿美元,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外资研发中心10家。”吴清说道。

相较于国内其他自贸区,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认为,上海自贸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上具有独特优势,“上海本身便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的跨境金融、跨境贸易等活动也更为广泛”。

“下一步,上海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新时代外商投资首选地、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吴清表示。

长三角一体化装上“开放”引擎

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上海自贸区也正在对长三角城市群持续释放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是我国第一个跨省级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在2018年举办的首届进博会期间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与长三角各城市之间有市场交流和产业的分工配套,错位发展之下,其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此外,在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上海也正在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强劲的作用。“首先,自贸协定为上海带来的更多出口订单,能带动长三角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自贸协定可以促进许多新业态的诞生,如加工贸易、跨境电商、跨境数据流动、跨境金融等,能够重塑新的产业链,促进长三角内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王鹏解释道。

此外,王鹏还提到了上海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辐射作用,“一方面,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资本通过‘一带一路’出海,助力当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企业。另一方面,上海本身是港口贸易型城市,对长三角地区上下游产业的对外出口具有极强带动作用”。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则解释了上海和苏浙皖三省的相互赋能作用,“首先是商流的带动作用,上海辐射长三角地区形成多个交易中心;其次是物流带动作用,上海的国际物流中心对长三角具有辐射作用;最后是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国际数字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许多大型电商企业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初具世界级城市群雏形

世界级城市群一般都具备或者部分具备全球经济的决策与控制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通与物流中心等方面的功能。2011年4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于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整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世界级城市群的雏形。”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道,整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差异性已相对较小,整体产业包括资金、人才、创新、科技、公共服务水平等已经形成了互补。

对于长三角城市群进一步的发展,王鹏给出了两个建议:“首先,虽说世界级城市群具备雏形,但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如上海、杭州)和区域内一些小城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数字化进程中,龙头城市外的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要有所跟进。其次,长三角内目前货物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相关资源可以进一步自由流动,如区域内财政税收分配、区域内人员的户籍互认、人员各项保障措施互认等可以有所发展。”

此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则提出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白明认为,城市群的建设,首先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1+1>2的作用;其次,要站在高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实现增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城市围绕增量创造,达到相互之间一体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