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餐”守护老年人幸福美好“食”光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胡 捷

版次:A01  2022年08月0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5日中午,走进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老年食堂,工作人员正热情地询问老人要哪些菜品,麻利地为老人打菜,老人们则几人一桌聚在一起,一边享受着美味的午餐,一边聊着身边发生的趣事,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

“这个食堂菜的口味好,分量也足,特别实惠,我现在每天都来这吃饭。”社区老人刘少成高兴地说,岁数大了,做饭不方便,就想图省事。现在社区有了老年食堂,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真是太享福了!

今年以来,八公山区按照省市“暖民心”行动部署要求,通过前期摸排选址,依托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办了全区首个老年食堂,该食堂自今年7月1日开业以来,吸引了周边不少老人前来用餐。

对于来老年食堂就餐的老年人,八公山区根据政策给予一定补助,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示身份证就可以享受到分别为6元、8元、10元、14元一顿的优惠套餐。同时老年食堂还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和需求,科学搭配营养套餐,在价格优惠的同时,更加注重菜品的卫生和口味。

“我们因为是老年食堂,所以更加重视卫生健康。每天早上5点钟我们就去菜市场采购新鲜的蔬菜、荤菜,采购回来后也注意严格管控后堂的食品卫生。”团结社区老年食堂负责人朱磊指着橱窗里一样样荤素搭配的菜品向我们详细介绍说,目前食堂每天供应菜品约有15到20种类别,每天接受就餐人员约200人次。每次老年人用餐的所有菜品,食堂都有食品留样,确保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让老人们在这里吃得安心、放心。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顺应老年人居家幸福养老需求,八公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早谋划,统筹兼顾、积极推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用一餐饭的暖心温度换来老年人的幸福美好“食”光。

土坝孜街道建井社区地处八公山南部,东临小刘庄社区,北接舜禹水泥厂有限公司,西南面与长淮社区搭界,南与八公山镇朱岗村搭界,辖区现有986户,居住人口1850人,老年人口占比达90%,均为建井工程处退休职工或遗属。为了方便老人就餐,建井社区完成了80平方米的助餐点建设,并依托九九夕阳红养老院进行运营。该助餐点可以同时容纳20-30人就餐,并提供送餐服务,送餐覆盖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我们街道还选定支架社区老办公用房一楼装修建设社区老年食堂,食堂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设置有就餐厅、操作间、储物间、卫生间等区域,其中餐厅能够容纳50人就餐。”土坝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支架社区老年人人口占比约75%,大多为水泥厂退休职工,有一定的退休工资。

8月5日,土坝孜街道社区食堂已正式运营。“我们这边老年人人口聚集,食堂选在一楼更方便大家进出。”老人们纷纷表示,有了社区食堂,就餐就近也方便。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社区食堂还配置了送餐服务,给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带来便利。

与此同时,毕家岗街道使用新建社区一楼约100多平方米的空闲房屋改造建设社区老年食堂,目前已装修完毕,并完善了内部设施,联系洽谈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助餐服务,预计8月中旬正式运营。

“我们结合区情实际,紧紧抓住社区老年食堂及助餐点建设不放,以点带面,构建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八公山区民政局负责人王玉才介绍说,该区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积极落实各项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补贴机制,引导和鼓励老年协会、社会组织、民间资本等多方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社区老年食堂,形成良性的养老工作局面。

目前该区将有21个社区助餐点、5家农村老年助餐点投入使用,助餐服务供给能力将会满足3万名老年人的需求。到2023年底,还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同时,该区还将以申报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县区创建工作为抓手,继续健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制,使老年人养老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让老年人以看得见的方式获得摸得到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