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令德国民众感受“切肤之痛”

版次:A03  2022年08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能源和供应链危机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德国能源与食品价格持续飙升,通胀率居高不下,民众不得不支付更高生活成本,咽下通胀高企的苦果。

通胀成为德国民众“心病”

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德国7月通胀率为7.5%。其中,能源价格同比暴涨35.7%,食品价格涨幅达14.8%,均显著高于当月整体通胀率。

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德国消费者担忧物价持续上涨,通胀走高已成为德国民众的一块“心病”。

德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燃油、食品等生活成本飙升影响各收入水平的德国民众,特别是令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年近七旬的德国老人埃莉萨告诉记者,如今她与丈夫依靠退休金生活,因生活用品价格明显上涨,他们必须挪用养老积蓄才能维持正常开销。“我们找寻各种省钱妙招节约开支,而我完全不敢想象,冬季取暖费和电费将暴涨到什么程度。”

对于临时失业的青年人奥斯卡来说,生活更加艰难,因为没找到工作,他如今依靠慈善机构发放的免费食物度日。他表示,生活各项开销都在上涨,依靠仅有的积蓄和救济金已无法生存。

政府补助治标不治本

自3月起,德国联邦政府推出一系列能源补贴措施,旨在为企业和家庭减轻能源价格暴涨带来的沉重负担。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6月和7月通胀率环比微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德国联邦统计局局长格奥尔格·蒂尔说,能源产品价格上涨是导致高通胀的主要因素,供应瓶颈和新冠疫情同样推高了通胀水平,能源价格减负措施略微抑制了6月和7月的通胀率。

许多专家担忧,这些能源减负措施以“一次性补贴”或三个月的短期补贴等方式为主,此类临时措施无法对通胀产生持久影响,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格·克雷默认为,能源补贴措施仅带来暂时宽松,随着9月起能源减征税费和公交月票等短期补贴措施失效,通胀率将再次上升。他预计,今年年底前德国通胀率将突破8%,通胀问题还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困扰德国。

通胀是否见顶难下定论

德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伊弗经济研究所预计,德国通胀已经见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下降。该研究所经济研究与预测部主管蒂莫·沃尔默斯豪泽说,从近期对企业价格预期的调查结果看,企业对产品价格的涨幅预期正在降低,这将在几个月后反映在消费者价格上。

德国豪克-奥夫豪泽-兰珀银行经济学家亚历山大·克鲁格则认为,德国当下面临天然气供应的严重瓶颈,通胀上行风险仍然很高,目前看不到通胀见顶迹象。

克雷默认为,通胀是否见顶存在变数,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情况将决定德国接下来的通胀走势,“如果俄罗斯长时间停止对德国供应天然气,德国通胀将迅速飙升至10%以上”。

当下能源供应问题未解,加之下半年能源需求高涨,德国民众恐将迎来一个“昂贵的冬季”。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日前宣布,将从10月开始征收天然气附加税,预计每个德国家庭将为此额外支出数百欧元。市场人士认为,天然气进口商将借此把供应短缺和进口价格暴涨带来的经济损失转嫁给企业和消费者。

多位德国专家表示,在如今复杂局势下,德国通胀是否见顶、何时回落充满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德国民众已充分感受到高通胀带来的“切肤之痛”。

(新华社法兰克福8月3日电

记者 单玮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