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2022年我市计划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任务数550个,其中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279个、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271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田家庵区洞山街道军民社区原本没有标准化菜市场,随着南山村标准化菜市场的投用,舒心的购物体验,市民乐得合不拢嘴。菜市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置各类摊位130余个,营业时间从早6时到晚8时。“这个菜市场离我家近,品种多、种类全,而且整洁有序、环境很好,购物体验也好。”附近居民王女士说。
小菜场,大民生。目前,全市共有城区菜市48个、乡镇菜市78个。我市精心实施文明菜市行动,改造硬件设施,推动菜市标准化;加强卫生保洁,推动菜市清洁化;规范秩序管理,推动菜市规范化,确保到2025年全市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群众“去得舒心、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的“三心菜市”。
聚焦民之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洞山公园总是人流如织,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市民都知道,洞山公园是市委、市政府的原址。市委、市政府搬迁后,建成了城市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全民健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天天健身、天天快乐。“我市积极实施快乐健身行动,2022年计划新建改扩建体育场地设施174个以上,新建大通区全民健身中心、八公山区体育公园,试点新建‘百姓健身房’1个,建成寿县、田家庵区2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改造1处室内游泳馆、1处体育综合体,发放体育消费券100万元,引导群众积极健身、快乐健身。”市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到2025年,我市将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4个以上,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4个,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0个,配建冰雪项目1个,新建全民健身步道和城市绿道不少于200公里,改造建设城市“口袋体育公园”不少于30处,着力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以前,王女士前往大通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都会提前考虑去附近哪儿停车。最近,她发现附近道路新施划了机动车泊位,停车变得很方便。
停车难是个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2019至2021年已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470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为更好满足市民停车需要,我市大力实施便民停车行动,通过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提升城市停车配套服务,计划到2025年全市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8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停车设施供给明显增加,停车难问题明显缓解。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我市还统筹抓好安心托幼、老有所学、“新徽菜 名徽厨”、健康口腔4项暖民心行动,让婴幼儿安心入托,让老年人老有所学,更好守护群众口腔健康,更好弘扬淮南特色美食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有甜头,更具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