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张 戴伟明

版次:03  2022年08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隔壁老张刚退休不久,以前是高中语文教师,头有点秃,皮肤不白,额头上满是皱纹,显老。他老婆讲,刚退下来时,就有培训机构慕名前来邀请他参与学生补课工作,可他也回绝了。

早上我去市场买菜经常碰到他,菜篮里装的永远都是各式各样的素菜,很少见他买肉买鱼。我有回憋不住了,问他:“你每月也有八九千元的退休金,怎么不改善改善伙食?你看你瘦成这样。”“瘦好,不容易得富贵病。”他的回话竟呛得我无言以对,心里犯嘀咕:“真是个怪老头!”

老张家是很少有客人来的,连嫁出去的女儿都难得回家。我觉得很正常,谁愿意跟这个怪老头交往呢?也有例外,有一年快过春节了,有个男孩,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在使劲按老张家的门铃,无人应答。我正好路过,就问:“我是老张家的邻居,老两口可能去买东西了,要不先到我家坐着等等?”

“那就谢谢大伯了。”青年人颇有礼貌,也很无奈,只能随我而来。

到我家院落后,给他沏上茶,我们就聊开了。

原来,这年轻人叫周重生,是从四川山区来感谢恩人的。在那年的大地震中,他爸和妹妹不幸遇难,只剩下他和多病的妈妈。当时小周上高一,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他想辍学打工,养活妈妈,但想到将因此中断的学业以及自己的未来,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正在犹豫,民政部门的同志给他送来了一部带卡的手机、一个联系号码,还有2000元现金。还说,这是江苏一位姓张的同志送给你的,他愿意资助你一直到读完大学,你就按照这个号码尽快与他联系吧。

这位张同志就是我的邻居老张。从此之后,老张每个月都按时给小周寄去1500元,春节前是2000元。小周也很争气,如愿考上了大学。

“大学开学前,我本想来江苏与恩人见上一面,但他坚决拒绝了。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我与他签订了口头协议,资助的事不容许第三人知道。上大学花费更多了,算算这些年下来,他又为我读本科资助了不下十万元啊。”

小周现在工作了,在一家大型银行做电脑软件开发,年薪制,待遇也很高。他觉得,没有老张,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所以这次先斩后奏也要来看看老张。

我听呆了,还有这样的事,这是我印象中的老张吗?人真是不可貌相,我后悔这么多年来对老张的冷漠、误解,甚至厌烦。

估摸着老张也该回来了,我帮男孩拿上东西,直奔隔壁。开门的是老张的老伴,老张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这孩子鞋子也不脱,就跪在老张夫妇面前说:“爸爸,妈妈,我是你们的儿子重生呀,我来谢恩了!”

老张赶紧扶他起来,说:“重生,叫你不要来,你怎么不听话呢?我知道你现在很有出息了,我们高兴呀!”老张的语意既有责怪又有欣慰。

“爸、妈,重生天天念你们呀!哪有儿子不看望父母的!我还给你们买了新衣服,快试试。”

“乱花这个钱干嘛!省点钱买房子、娶老婆多好。”

“我现在不缺钱了。这么多年来,你们为了帮助我,省吃俭用。看看,爸爸都瘦成这样了!”

老张的老伴不由也说:“我经常劝你爸要加强营养,保重身体,也把自己装扮装扮,可他就是不听。你看看他,整天穿的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像个叫花子,唯一的嗜好是抽烟,几年前也戒了……”

原来我真是冤枉好人了,顿时感到很自责。我回到家后,跟老婆说了此事,老婆也有同感,还说:“我们也应该多做善事,像这样的好邻居上哪儿找呀!”

重生临走前,我特意请老张一家人吃了一顿饭,一方面是送行,另一方面也想表达对老两口的敬意和歉意。重生无奈地告诉我,老张还是那么拧,这次给他带来的10万元,怎么也不肯收,还说给钱对他不尊重。“唉,慢慢来吧,我在成都已买了房,过一段时间安排他们过去住住、玩玩。”

这些天我感慨甚多,总想把老张的事迹宣传一下。他一听,就更急了:“老邻居呀,你不要‘害’我!我也是一名党员,我在困难的时候也有人资助过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他就是这么一个低调的人。

故事还没有结束,最近我听老张的老婆说,老头子又挂钩资助了一个贵州山区的贫困学生,要继续他的帮扶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