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通达智者?

黄惟群

版次:03  2022年07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些时有个电视专题报道“诸葛亮的后代”,我颇有兴趣从头看到尾,很有意思。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诸葛亮的后人,还住在按他八卦图建造的村落古宅中,遵循他的遗训,同心同德、平平静静过日子。很感叹,也很佩服。感叹佩服的是诸葛亮,有这样的力量,将他的后人牢牢凝聚一起;也感叹佩服他的后代,对自己先人的忠诚崇拜一千七百多年不变。

电视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村落自备的诸葛小学中,诸葛亮的后代幼童们,齐齐背诵他的《诫子书》:“夫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童音缭绕,该是很使人肃然的,却不知怎么,我看了不太舒服,困惑好一阵子,想的是:如此要求,于孩子是否过高?与心灵是否有悖?这样的准则生活,还能活出多大乐趣?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该是对具远大志向者而言,且只对远大志向中的一部分人。人的性情是不同的,对症下药,要求也不同。这且不说,光就卧薪尝胆的实际意义,也并非对谁都是好事。不是人人都胸怀大志的,也不是人人都适合胸怀大志。世上真能完成大志向的人有几个?太少太少!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代价太大。如果志没成,却一辈子寂静寡欲,不成人生一大悲哀?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也是对大多数人的不妥要求。现代世界越来越讲究心灵开发。人有七情六欲,一个社会中,人的普遍欲望越得到满足,这个社会就越进步、越合理。

常有成人将“明志”“致远”“修身”“养德”之类当作座右铭。我总觉不妥。几十岁的人,一盘棋是输是赢或不输不赢都已定局。为养身修心,活得长久点,或为风雅,均可理解,若还想着远大前程,一鸣惊人,不客气地说,迂腐了。

我一向不刻薄自己。我非栋梁之材,也无意成为栋梁之材。我的原则只有一个,只要能够,怎么活得快乐就怎样活。

前几日,几个朋友来我家玩玩,喝了点酒,唱了点歌,很高兴,一直玩到次晨一点,就这,我还不无惋惜,感叹道:“人间没有不散的宴席。”送朋友到门口,兴奋不减,我又说了句:“真希望日日派对,夜夜笙歌。”朋友接着说:“及时寻乐。”听言,我双掌一拍,大叫一声:“说得对!”

及时寻乐这词,听上去轻飘飘,一股消极、玩世、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味,历来没地位,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更不登大雅之堂。其实,及时寻乐,也即现在常说的“过好每一天”——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生命苦短,来去匆匆,今日社会越来越重视生命的质量。

过好每一天,说来容易,做来并不易,需要正面的人生态度,需要一份潇洒、一份豁达、一份肚量、一份智慧……真正做到,方可称为通达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