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完善“援调对接”机制维护困难群众权益

版次:02  2022年07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寿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援调对接”工作模式,坚持援调共济、以调为主、援助兜底,将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进行整合,采取及时受理、无缝衔接和左右联动方式,构建立体化的工作格局。

2021年4月22日,骑电瓶车的王某与驾驶四轮电动车张某在寿县新城区东南角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王某左侧股骨折,卧床一个半月。一年来,事故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王某无奈来到寿县法援中心寻求帮助,在了解受援人的基本情况后,发现案件具有可调解性,寿县法援中心立即启动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机制,指派律师予以调解。接到寿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通知书后,承办律师认真分析了案情和基本情况,及时组织双方开始调解工作。承办人反复向双方当事人讲解了交警大队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阐述责任划分关系,经过耐心劝导和释法说理,双方终于和解,就赔偿款金额达成一致,由张某赔偿王某各项经济损失共15310元,至此,双方顺利化解纠纷、消除矛盾。这起交通事故的圆满调解,是寿县开展“援调对接”工作的一个缩影,达到了节约法律诉讼成本、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等多重实效。

在“援调对接”工作模式中,对于法律援助受理案件中适宜人民调解的简易纠纷案件,经寿县法援中心研判后“分流”至相应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调解,同时法律援助律师全程参与调解,利用专业知识让群众享受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按照法律援助程序及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导入诉讼程序。扩大援调对接范围,将所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或者属于人民调解受理范围的案件,均纳入援调对接范围。完善援调对接机制,确立案件移送原则,对接案件移送流程、安排和办理时限,建立跟踪督办制度、移送案件办理结果反馈制度、处置突发性重大疑难或群体纠纷制度。

(本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