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淮南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揭晓

版次:02  2022年05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经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评审组评选,2022年一季度淮南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揭晓,其中,个人典型3个、组织典型2个、项目典型2个、社区典型3个。

个人典型:淮南市红十字会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郝米尔热心公益,累计无偿献血11900毫升,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登记了捐献遗体器官,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者、市三八红旗手、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等殊荣。东方肿瘤医院退休职工张玉霞和女儿共同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母女俩经常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支持女儿加入了淮南市第一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用真情温暖社会。田家庵区应急管理局退休干部张庆芳生活简朴却热心公益,帮扶留守儿童、孤儿、失学儿童,累计捐款6万余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初心本色。

组织典型:淮南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4年5月,现有24支分队,注册志愿者6000余名,累计服务时长14.4万小时;动员入库捐献志愿者5000余份,实现捐献44例,献出“生命的种子”,位居全省前列。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志愿服务队。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志愿者人数980人,服务总时数5209小时,人均服务时长5.32小时,以“网格化+微信群”的服务模式,对接居民“微心愿”,形成了社区服务的特色和优势。

项目典型:淮南市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今年我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于2022年1月,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为5642人,近五年来共计筹集慰问帮扶款物300余万元,慰问看望帮扶各类群众近2万人次,开展各项公益活动200余场次,获评市直机关“双月评十佳”好人好事。凤台县顾桥镇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项目,以“为政府分忧、替儿女尽孝”为服务理念,以“老老相帮、互助养老”为模式,为孤寡、独居、年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累计服务300余次,以服务温暖民心,社会满意度较高。

社区典型:大通区上窑镇上窑社区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人数977人,常住人口3152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为31%,引导群众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织密织牢群防群治社区疫情防控网。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建东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915人,社区常住人口5900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6%,社区经常开展安全巡查、春节慰问、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了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的作用。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河东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1495人,常住居民4880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为53%,通过常态化开展“创建文明城”、“一对一”扶贫帮困、“送健康献爱心”等活动,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