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这过去涝不能排、旱不能灌、风吹尘起、雨漫厅堂,现今道路拓宽了,下水道疏通了,节能渠修好了,路灯更亮了,环境大变样,看着都舒坦。”在潘集镇魏圩村里随处转转,遇到的村民对村里环境面貌的变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和魏圩村党总支紧密携手,积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进行探索与创新,想方设法干实事、暖民心,千方百计上项目、兴产业,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迅速飙升。
实现乡村振兴,当以人民幸福为落脚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暖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魏圩村党总支与驻村工作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大手笔展开“绿化、亮化、硬化”“三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面貌一新。
绿化卓有成效。从去年开始,魏圩村很多农户的房前屋后种上了枝繁叶茂的板栗树。李大娘开心地算了一笔账:“俺家种了5棵,都是树龄8年左右的大树,到了出果的时候,一年约摸能增收4000元哩。”
针对全村居住点分布较散,零散土地较多的特点,魏圩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一合计,募集1000棵、自购600棵适宜当地土质及气候的板栗树,发展庭院经济,一棵树年经济产值约500元,既绿化了村庄,又给村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硬化、亮化工程也是舍得下血本。统筹资金近300万元,修建了1000余米苏庄、居庄节能渠,拓宽了长达1136米苏庄至居庄庄庄通道路,疏通了280米长居庄下水道,新建和修护太阳能路灯100余盏。
如今,魏圩村一条条道路通村达户,宽阔笔直的柏油路从村前通过,绿化带里草本花卉竞相开放,庭前房后干净整洁,健身器材、分类垃圾箱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生活质量今非昔比。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乡村才能繁荣兴盛。”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队员深知身上的重担和责任。围绕“强党建、防返贫、促发展”这一工作主线,驻村工作队和魏圩村党总支推动一个个产业项目在村里落地生根。
魏圩“稻鳅米”品牌这两年越来越响亮。村里流转土地80余亩,建成魏圩村稻鳅共育基地,全程实行绿色无公害化生产模式,水稻依托有机肥料和泥鳅粪便生长,净化水质为泥鳅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水稻和泥鳅共生共养,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链。村里利用合作社为载体,搭建农商对接平台,现今魏圩“稻鳅米”已销售到朱集煤矿等大型企业和淮南部分连锁餐饮企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12万元,带动15户贫困户增收,年增收1000元/户。
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魏圩村优质黄淮白山羊繁殖养殖基地项目就是引进安徽君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村集体出资44万元共建而成。选购优质山羊进行优良品种繁育,免费为本村养殖户提供配种服务,开拓订单销售途径,以企带户、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引领魏圩村由单一种植模式,向综合种养新型农业经济结构模式调整,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2021年魏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3万元。“成功脱贫的魏圩村,更希望在乡村振兴中有一番作为。”村党总支和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共同规划魏圩村更加美好的明天:建立2022-2024年乡村振兴项目库,谋划了46个项目,投资额404万元。以项目为支撑,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挖掘产业动能、推进产业融合,竭尽全力发展壮大村级经济。
日子越过越红火,前景越来越光明。村民感慨万分:“驻村工作队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还帮助我们发展生产,他们为魏圩村带来了温暖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