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林芝

许 锋

版次:03  2022年05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林芝素有“雪域明珠”之美誉。

从拉萨出发,经川藏公路南线翻过海拔5013米山风劲吹的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

一路前行,沿途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通透的蓝天白云,阳光下的高山雪峰,澄清的尼洋河水,覆盖青草鲜花的山坡;奔跑着的羊马群,悠闲踱步的野牦牛,散落山脚的藏香猪,河谷中人畜和谐的村庄,远山上肃穆的喇嘛庙,峭壁上醒目的“六字真言”等无不吸引着我。

秀美清澈的尼洋河一路与我们相伴相随,一泓碧波奔流不歇,有着诗意般的田园韵味,在高原绿野之间涓涓成河,记录着流经之处的世事变迁,承载着林芝地区神秘的历史文化,铭刻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图谱。

行走在悬崖脚下,尼洋河与雅鲁藏布奔腾交汇的江畔,雪峰、林海、牧场、麦田、流水人家,勾勒出田园牧歌式的“山居图”,让我这个从喧嚣“逃离”出来的人好生羡慕,羡慕栖居于这里的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每个人脸上那种如尼洋河水般的清澈宁静与从容淡定。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雅鲁藏布江如一匹狂奔的野马,气势恢宏,一往无前地注入印度洋。触目所及便是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高峰、峡谷咫尺相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成就了壮丽非凡的景观。印度洋季风带来的海洋湿润气流,滋养着这片山水土地,也给南迦巴瓦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这座中国最美山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容。

那晚,我住进了雅鲁藏布江边上的扎西岗村,在一间藏式家庭旅馆里,我尝到了到林芝以来最丰盛的晚餐,不仅有藏族阿妈刚从山上采回来的新鲜松茸,还有无公害的自家蔬菜和羊肉。扎西岗村,是同时观赏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的绝佳位置之一,从旅馆出来,抬头即见南迦巴瓦峰横亘于眼前,神秀至极。往麦田边走几分钟,雅鲁藏布江从田野边流过。清晨的村庄鸟语阵阵,云雾缭绕,流水淙淙,炊烟袅袅,美得让人窒息。

临江四望,顷刻间思绪万千,看那深不可测奔腾不息的深谷幽壑,再看那些海陆变迁不喜不悲的高峰雪山,想到100万年前这里还是深海中的海底,由于地壳运动,100万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世界最年轻的高原,成了世界之巅,就会明白唯有尊重和敬畏自然,才是永恒的真理。

一路行走,一路回味,当左边是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右边是文成公主入藏时走了3年的唐蕃古道,遥想曾经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终究逃不过幽静落幕的结局,我的内心开始释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历史长河与浩瀚天地而言,我们都不过是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