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版次:A01  2022年05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的工作氛围,日前,谢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检察院成立督导组,对辖区内零散烈士墓管护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指导。

据悉,督导组一行现场查看了李郢孜镇和杨公镇零散烈士墓日常管理保护情况,指出部分烈士纪念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做好烈士墓日常管理进行了交流探讨。督导组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全市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从根本上改善辖区内零散烈士墓的整体面貌,确保烈士纪念设施改造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属地责任制,明确监管,维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每一座烈士墓都有人“守护”。

谢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同志表示,零散烈士墓是鲜活的历史,承载着红色基因和红色记忆,下一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进一步抓好零散烈士墓的管护,切实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弘扬烈士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本报记者 苏 强)